每经记者 郎振 实习生 来建华发自北京
“对阿根廷豆油进口的审批权限统一收至商务部,这是豆油进口政策收紧的信号,对于国内大豆加工企业肯定是利好的”,黑龙江大豆协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不过,该负责人认为,审批权收归商务部的深度和广度影响还要看后续政策的力度而定。
黑龙江企业利好开工
日前,商务部和质检总局做出决定,对阿根廷豆油进口的许可证发放权限将从原来各地省级机关收归商务部,同时将对进口自阿根廷的豆油进行严格检验检疫。
前述黑龙江大豆协会负责人对告诉记者,“从总体形势上来看,这一举措对我国东北大豆的困境缓解起到极大的作用”。
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的抽调信息显示,多数企业在春播和进口豆油受到限制的“双重机遇”下有了新的开工计划。“现在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开工不足10%的状况已经好转,同时豆油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
北京锦绣大地玉泉路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国内豆油仍然需要进口量保证的前提下,审批权上收和溶剂残留检验的加强,并不能完全改变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定价权、话语权缺失的状况。
单收紧审批权并不够
商务部收紧阿根廷进口豆油的审批权是否能彻底缓解中国大豆产业的困局?
北京玉泉路市场信息部负责人认为,从市场信息的角度来看,会对国内豆油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也仅仅是一个利多消息而已。而国内豆农、豆油企业和消费者及消费机构之间的利益关联并不清晰。国家补贴农业的力度不够,补贴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业内专家认为,国内大豆种植方面,产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是造成进口大豆、豆油挤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的豆农新一季种植意愿总体低迷,种植面积肯定会继续缩减。国内大豆加工企业扭亏为盈,国产大豆产业链强盛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进口豆油审批权的统一收至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