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鹏
争论多年的盐业体制改革再次行进到关键时刻。《第一财经日报》昨天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正牵头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当前实行的食盐专营体制将被打破,并将视情况分步走向市场化。
发改委内部一位官员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确认了这一消息,他表示,方案的制订大体框架已经完成,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今年将视情况将方案上报国务院批准,盐业流通走向市场化的方向是确定的。
针对此前有消息称中国盐业总公司(下称“中盐”)反对改革的说法,中盐高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放开专营企业不会生存不下去,中盐不会阻挠改革。同时,中盐已经在为放开专营后的市场竞争作准备。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为推行食盐加碘,国务院相继颁布多项条例,明确实行食盐的国家专营制度。在当前,食盐由中盐和各省盐业公司统一加碘销售,各制盐企业所产食盐必须由盐业公司统购统销。
专营制造成了中盐等企业的行业垄断。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毛晓飞表示,盐业公司从制盐企业购盐的平均价格为400到500元/吨,其中加碘的成本只有20~25元/吨,但盐业公司平均批发价格为1500~2000元/吨,整个批发销售环节的价差高达4倍。
盐业系统也曾爆发多起腐败案。媒体报道称,2007年浙江盐业系统曾出建国来最大腐败案,涉及10个县市,其中杭州市盐务局领导班子全军覆没;去年11月,广东盐业总公司腐败窝案开审,原盐务局长承认受贿65万,该案因涉及人员众多,也成国内盐业系统最大腐败窝案。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要加快盐业等行业的改革。随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开始研究制定盐业改制方案。去年7、8月份间,国家发改委曾多次以座谈会形式,召集企业研讨盐业改制办法。
上述发改委官员称,食盐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稀缺资源,完全具备放开走市场化的条件。从长远看,打破垄断放开专营权是确定的改革方向。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改革可能会分几步走,逐步放开到完全的市场化竞争。
2009年12月9日28家制盐企业在南昌举行了应对企业体制改革座谈会,并讨论制定了《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提出对现有食盐专营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定点生产、特许经营。去年12月,这份建议已由中国盐业协会上报给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
中盐一位高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中盐并不会阻碍改革。放开专营权对中盐有利也有弊,放开之后企业并不会生存不下去,只是对销售公司的经营会造成一定影响。
“从目前情况来看,逐步放开专营权走向市场化肯定是一个大趋势,在新的改制方案中应该会有所体现。中盐已经对此有所准备,对下属的各省级公司作出了要求,准备应对放开后的市场自由竞争。”上述中盐高层人士表示。
专营权的放开,对众多制盐企业是一大利好,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