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析气荒成因:管道布局分散 缺乏储备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04:4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闻背景

  进入11月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一些城市的天然气汽车出现加气困难,还有一些城市为了保障居民用气,不得不停掉工业用气,一些企业被迫停工、停产。

  对话人:

  董秀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范秋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国内天然气管道布局分散,缺乏相应储备机制

  记者:虽然天然气供需矛盾一直存在,但像这次出现出租车加气困难、工厂停工的现象并不多见。你认为原因何在?

  董秀成:造成此次“气荒”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储备机制。

  目前国家没有建立大的天然气应急库存,主要靠天然气调峰来实现。在南方,由于季节区分不明显,高峰低谷差距小,最初设计时没有预见、考虑到大范围雨雪低温天气的出现。

  此外,国内天然气管道布局比较分散,而且天然气生产和运输基本上由一家石油公司独自运营,各石油公司的管网之间没有联系,无法形成“沟通”和“联网”,在资源调配方面很难做到灵活机动。

  范秋芳:这次“气荒”的表面原因是极端气候导致的需求暴增,但实际上是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造成的。随着政府对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优点日益凸显,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限制工业用户用气,只能是应急之策

  记者:解决供需缺口有哪些办法?

  董秀成:短期看,可采取的应急措施只能是限制工业用户的使用,首先保证百姓的用气需求。从增加供给方面看,石油公司资源调配能力十分有限。

  从长期看,增加天然气的进口是大势所趋,一些已经批准的项目要尽快建设和投产,并进一步加大进口量。

  此外,就是进口液化天然气,像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等已经与外商签订了相关液化天然气进口项目。

  范秋芳:要在加大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加快国际市场天然气引进。

  价格改革关键在形成公平有效的价格机制

  记者:增加供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现在有国内天然气供应商提出,要通过价格杠杆调控需求。

  范秋芳:2008年,我国国内天然气的平均出厂价只有0.93元/立方米,这一水平只相当于目前国际市场同类水平的50%,而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的到岸价每立方米已达到1.6—2.1元人民币左右。

  选择合适时机尽快出台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天然气价格改革不是简单地上调天然气价格,而是要形成一个公平有效的天然气价格机制。 

  董秀成:目前来看,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很复杂:不同气源的价格不一样;同一气源的不同用户价格也不一样;国内气价和进口气价也不同。

  从天然气气价分段上看,同样复杂:气价主要由出厂价、管道运费和城市燃气终端价格组成,前两者由国家发改委定价,后者由地方政府定价。可见,气价向上涉及国家层面,向下涉及千家万户,非常敏感。

  因此,价改是大势所趋,但是需要渐进式地、温和地、缓慢地进行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需要形成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稳步推行价格改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