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安与中航合并 央企首例汽车重组的台前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0日 11:29  中国新闻网

  11月10日上午10时,兵装集团和中航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兵装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集团与中航汽车实现兼并重组。两家央企此次就微车及轿车业务重组后,兵装集团持股长安汽车集团77%,中航集团则持有23%股权,双方股比为77:23。

  2009年,对于长安汽车来说确实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销量迅速上扬,进一步拉近与上汽通用五菱的差距;兼并重组中航汽车,极大地壮大了自身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将其扶正,赋予了长安汽车更多的使命。而兼并重组借机趁势扩张,是长安汽车当前的首要任务。

  新中航重生意念强烈 但"身不由己"

  中航汽车总经理赵桂斌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中航工业汽车业务绝不会划拨给兵装,成立中航汽车公司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昌河和哈飞。"

  无可否认,中航汽车要将汽车业务做大做强的意念是强烈的,只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身为央企旗下的企业往往缺乏"独立自主权",这一点,中航汽车或许会非常羡慕吉利这样的民营企业。

  中航汽车在今年3月正式挂牌之时便高调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实现整车销售130万辆,发动机销售150万台,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整车市场占有率提高至8%。而近期目标是,到2011年力争整车销售40万辆,发动机销售80万台,销售收入260亿元,整车市场占有率由现在3.2%提升到3.5%。到2013年,力争整车销售70万辆,发动机销售100万台,销售收入500亿元,整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5%。

  中航汽车的决心和勇气都是具备的,只是生不逢时。

  而昌河、哈飞乃至中航汽车高层当时或许还不清楚,中航汽车的成立正是中航科工剥离其汽车资产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只是这一决策仅限于少数的几位集团高层知悉,因此出现了中航汽车对外界谣传其将被长安汽车兼并重组的消息频频给予断然否定的"反常"举动。

  在今年3月份被升任新中航资产管理事业部总经理的原昌河汽车董事长李耀也曾信誓旦旦地表示,"那些与剥离汽车资产及收购有关的传闻是不会有任何火花擦出的可能的。"可惜,这个不可能擦出火花的传闻在时隔8个月后便成了现实。而随着哈飞汽车董事长连刚在日前随之上调中航汽车,长安汽车兼并中航汽车事实上已经完全敲定,而外界需要等待的,只是双方如何在新公司的股权上进行调整。

  据一位接近中航汽车的业内人士向盖世汽车网透露,包括中航汽车在内,一般的管理层也都是在近期内才真正获悉东家真要将汽车资产剥离的信息。此前媒体盛传,中航集团和兵装集团历经一年多时间的谈判后,其实早在今年7月就中航汽车业务划归兵装集团已达成初步协议。后来由于南方汽车更名为长安汽车,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新成立的公司在3个月之后才能进行相关的整合业务。因此才将这一早已是定局的兼并重组推迟到11月才正式对外宣布。

  由此可见,中航集团与兵装集团在这一交易上所采取的绝密保护措施。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关长安汽车兼并重组中航汽车业务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重组中航汽车,是长安汽车扩张战略中走的比较稳妥的一步。

  微车战略明确 长安汽车急行军

  徐留平表示:"2009年长安将继续把'以微为本'战略落到实处。"

  微车一直以来都是长安汽车发展的支柱产品,新中航汽车业务的无偿划拨,对正在谋求产能突破的长安汽车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而这主要受益于长安明确的微车战略,兼顾轿车业务的同时,继续做大做强微车业务。

  长期处在低价竞争的微车市场一直存在"薄利多销"的局面。由于单车销售利润被逐渐摊薄,扩充产能降低单车生产成本是微车行业普遍采取的应对措施。长安汽车自被"扶正"跻身四大的行列之后,便开始积极寻求兼并重组的对象以扩充产能,尤其是今年微车市场在政策刺激下出现的飙升行情,更加坚定了长安汽车扩张策略。

  与此同时,长安赶超五菱的步伐也正在不断加快。

  目前,全国有2400多个行政县,3万多个乡,63.7万个行政村。微车市场在国内基本保持在每年以10%到15%的速度在增长,随着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微车市场需求一直非常旺盛。而由于战略上的失策,长安在微车行业的龙头地位于2006年被五菱取代,长安为此耿耿于怀至今,并一直试图赶超。

  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五菱销量达到65万辆,超出长安30万辆。今年1~9月,上汽通用五菱共实现销售汽车80.36万辆,同比增长64%;而长安汽车前三季微客销量为51.21万辆,同比增长达到了85.61%,长安微车的增长势头相较于上汽通用五菱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哈飞与昌河的有力补充,实现与五菱的差距缩小到10万辆的目标也指日可待。

  借助哈飞和昌河现有的近70万辆整车产能(另还有60万台的发动机产能)及30余万辆的整车销量,长安汽车实现超越东风汽车晋升老三的夙愿似乎已近在咫尺。

  政府"提携"下 长安汽车扩张欲望膨胀

  徐留平曾宣称:"2009年将是长安的收购年。"

  不过,在寻求可兼并重组对象的同时,长安汽车自身尤其是在微车方面一直在不断扩能。

  2009年6月,长安重庆新基地奠基。该基地一期总投资25亿元,预计到2012年建成投产,可生产30万辆整车、100万台发动机,最终将形成60万辆整车、20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2009年7月,长安河北基地扩建启动。长安预计将投资20亿元,将河北基地现有20万辆整车产能扩充到50万辆以上,并建立发动机配套生产能力,最终打造成机车一体化的大型汽车制造基地;2009年10月,继重庆、河北基地之后,长安汽车南京基地产能也由10万辆提升至20万辆。一系列连贯紧凑的动作,长安汽车野心昭然无疑。

  徐留平的目标向来都很明确,到2012年,长安汽车总量达到200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5%左右,其中微车达到100万辆。

  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10月产销数据显示,10月份长安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91万和12.76万辆,1-10月累计汽车产销则已经达到111.04万和113.15万辆。从数据分析,2009年全年长安产销突破130万辆问题不大,加上哈飞和昌河的产销量,2012年长安200万辆的目标完全可以提前实现。 (来源:盖世汽车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