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访华成契机 节能减排蓄势待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8日 17:15  和讯网-红周刊

  《红周刊》记者 郝宁

  随着11月中旬奥巴马访华临近以及12月份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即将召开,低碳经济作为焦点话题之一,再次被投资者关注。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分支节能减排板块,也最有可能因奥巴马访华,中美将就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达成某种一致而出现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智能电网将率先受益于“奥巴马效应”

  数据显示,三季末至本周四,大盘涨幅达18.27%,而节能减排板块中大智慧智能电网指数在此期间却上涨了27.55%。其中,智光电气在本周更是连拉3个涨停板。是什么原因让该板块近期接连发力?

  分析该板块走势,可以发现智能电网板块近期的活跃主要受短期和长期因素的直接影响所至。

  其中,短期因素最为明显,那就是奥巴马访华和12月份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奥巴马访华,预计美国将重点讨论并与中国分享建设智能电网的技术与经验。一旦中美对话针对智能电网的讨论能结出硕果,那么整个行业所受利好刺激将是立竿见影的。同时,中美过去能源领域的合作受到技术出口管制和资金的限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此次随着奥巴马访华,中美合作推动中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可能性较大。”国信证券分析师皮家银向《红周刊》记者说到。不过,对于12月份的哥本哈根会议,部分业内人士却表示可期待不多,认为在根本上仍然难以实现突破。但长江证券分析师徐建兵却不这样认为,他表示”传统经济的模式无法再持续下去,走低碳经济的趋势不可逆转,谈判的结果并不会影响整体发展趋势,只不过是时间快慢的问题。”

  而长期因素则是国庆节前国家电网公布的第七次集中招标规模同比上升,这是近期招标的首次正增长,这给市场带来信心支持;同时,国网近期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全面启动的消息也对板块形成利好。对此,皮家银从智能电网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分析后称,以我国现阶段电网的建设情况和规划来看,正在大规模建设阶段特高压线路和处于试点阶段的数字化变电站更具投资价值。因目前柔性输电、智能调度等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在中国智能电网建设中,仍然是传统的电力设备供应商率先受益。他认为投资者目前可关注竞争力强的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国电南瑞荣信股份思源电气等。而徐建兵则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认为“智能电网相关公司数量多,而且分布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需要投资者选择具有核心技术、核心资源、核心产品的公司,眼下可关注安泰科技科陆电子、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具有核心技术的上市公司。”

  LED产业链上游企业前景佳

  由于LED行业崛起较晚,其板块在节能减排领域可算作“朝阳产业”,目前涉及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佛山照明浙江阳光、三安光电、联创光电士兰微雪莱特等。随着今年国家相关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实施任务的重心逐步上升到国家层面,更因三安光电的明星示范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LED相关上市公司。

  目前,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我国的LED产业开始初步形成包括LED外延片的生产、LED芯片的制备、LED芯片的封装以及LED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特别在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国家将半导体照明列入推广扩大内需的重要产品之一,并借助科技部实施的“十城万盏”示范工程来实现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战略目标。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将LED产业目标定位在2010年前,在全中国完成50个半导体照明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应用200万盏LED市政照明灯具。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进入30%通用照明市场,且带动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尽管行业前景被描述得一片光明,但业内相关人士仍清醒地指出,只有掌握了上游芯片、外延片生产技术的厂商,才具备更好的投资价值,因为上游产值占到整个LED产业总产值的70%以上,但问题在于上游技术壁垒却是最高的。对此,徐建兵向记者表示,正由于技术含量高、资本密度高、门槛高才会导致利润高,而且这也让处在行业上游的企业得到更大的政策扶持。他还表示,投资者目前可关注国内LED外延片及芯片的龙头三安光电,该公司产能规模的积极扩张和拥有的核心技术让其在行业内仍具有明显优势,与此相似的公司还可关注联创光电和士兰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