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钢铁再遭双反调查 产能过剩将加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 10:57  南方日报

  商务部负责人表示,至此中国输美钢管全部受限。

  昨日,就6日欧盟宣布对华无缝钢管征收最终反倾销税,以及7日美国再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回应表示:“接二连三的钢材‘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对钢铁行业出口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国内钢铁产能存在过剩,另一方面欧美市场作为我国钢铁出口的最重要市场,却出口受限。”

  但对于本调查在刚结束“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后续时期发起,该人士则强调:“只要不是‘特保’调查,就是比较正常的贸易摩擦行为,因为‘特保’含有对中国的政策歧视。”

  加剧国内产能过剩

  当地时间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代表国内钢厂利益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发表声明称,将积极与中国商务部沟通,强烈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法律手段介入,不排除将欧盟案提交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中钢协对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事实上,欧盟案调查期内,欧盟无缝管工业利润高达15%,立案以来中国无缝管的出口量也大幅下降,今年1-8月份出口欧盟数量同比下降70.96%,贸易额下降65.45%,“欧委会在评估时完全忽略这一事实,而仅仅依据指控,在推测未来可能造成的损害基础上进行判断。”

  遗憾的是,就在随后一天,7日,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由美国钢铁公司等发起的此次贸易救济申请,要求对华无缝钢管征收98.37%的反倾销税,同时加征反补贴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将于下月初作出初裁,若ITC作出同意裁决,美商务部将于今年12月和明年2月分别就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作出初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国庆节前,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钢铁行业作为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被列入重点调整对象。

  根据《意见》,2008年中国粗钢产能6.6亿吨,需求仅5亿吨左右,约四分之一的钢铁及制成品依赖国际市场。2009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投资1405.5亿元,目前在建项目粗钢产能5800万吨,多数为违规建设,如不及时加以控制,粗钢产能将超过7亿吨,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钢铁业内人士说,金融危机后钢铁业一直处于供大于求所形成的持续库存压力,特别是钢厂在未到被动减产之时,有特别明显的产能释放冲动,“在这个时候频频遭遇贸易摩擦,令出口受阻,将加剧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

  钢铁是中美贸易摩擦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钢铁出口的产品中,钢管一直是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焦点。在过去两年来,美国已对4种中国出口的钢管类产品征收了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分别是环形焊管、薄壁矩形管、小口径管线用管和焊接不锈钢压力管。

  据了解,近两年包括钢管在内的钢铁产业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灾区,美已对华钢铁产品多次发起“双反”调查,此次无缝钢管案值大约4亿美元,业内普遍认为,ITC作出同意裁决的可能性很大。

  “我的钢铁”分析师宓云颉表示:“现在我们出口的钢管产品价格比国内销售的还贵,不可能低于成本价销售,而且最近国外需求不好,很多钢管产品的出口并没有以前那么好。国外钢厂之所以频频挥动反倾销反补贴大棒,可能主要是受到了工会的压力。”

  日前,来自世贸等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愈演愈烈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中国一方面要对各种不合理贸易限制加强沟通磋商或进行反制,支持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应诉、上诉,据理力争;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改变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方为最终出路,因为中国目前出口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属于可被他国替代的过剩产品。(见习记者 黄颖川)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