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工业这6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9日 10:54  《法人》

  中国汽车工业这6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接近创造自主品牌的历史

  整理 本刊实习记者 王磊磊

  50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奇迹的年代,从不可能到可能,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书写了一个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奇迹,汽车产业同样如此。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筹划建立汽车工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汽车人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襁褓期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奠基仪式在长春市郊的一片荒地上举行。仅仅3年,新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拓者们在这片荒地上,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换来了拔地而起的一汽之城。

  1956年,中国的第一批自主生产的汽车——12辆“解放”汽车,从一汽制造厂的厂房中开下总装线,中国汽车开始了第一步。而一汽的创业者们还来不及庆祝,毛主席的一句话让他们又投入到新的任务之中——“什么时候我们开会,能坐上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就好了。”

  1957年5月,在接到生产新中国第一辆小轿车的任务后,一汽厂内掀起了学习、设计、制造、攻关的热潮,经过一年的的艰苦研发,“东风”牌样车终于成功问世。这辆四门六座的中级轿车,最高时速128公里。当毛主席看到这辆车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坐车绕着花园试乘了一圈,下车后他兴奋地说:“好啊!坐上我们自己造的小轿车了!”

  1958年8月,中央向一汽下达了量产国产高级轿车的任务,红旗第一种量产车型CA72正式定型投产。除了一汽,北京和上海也纷纷传来捷报,同年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上海汽车厂的第一辆“凤凰”牌轿车也于9月出世。

  由于技术尚不成熟,第一批轿车并没有投入使用,直到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国庆游行起,才正式成为中央领导的公务用车,这同时也掀开了生产高级轿车的序幕。

  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了专业的轿车生产厂,两年后,红旗770轿车开始了量产,国家领导人也纷纷换掉了当时的苏联车,改乘三排座的红旗770,770采用了当时世界轿车中少见的v8发动机,其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更体现出了中国轿车的特色。除了红旗外,由“凤凰”牌改名而来的“上海”牌轿车是当时量产的另一批轿车,其车身外板形成了成套的冲模,生产过程也真正实现了拼装流水线生产,主要用于公务和出租车。

  “市场换技术”的成型期

  尽管如今的车市品牌繁多、琳琅满目,但有一些经典却是人们无法忘记的,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大家念念不忘的“老三样”——富康,捷达,桑塔纳,作为中国车坛的三棵常青树,“老三样”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时代。

  经过29年的风风雨雨,改革开放的一声炮响,中国经济开始了新的篇章,我国汽车工业也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国外轿车乘势涌入中国抢占市场,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和技术水平,中国汽车产业开始走上了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消化先进技术经验之路。

  这一时期的代表首先要数上海大众。1984年10月,上海大众合资合同签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次年3月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走向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83年下线的桑塔纳作为上海大众的经典代表,也在一定意义上开启了中国轿车的新纪元。

  在一统中国轿车市场多年后,90年代初的桑塔纳迎来了捷达和富康的挑战。捷达的“皮实耐用”和富康的水滴时尚造型一时间被传为汽车界的佳话。而站在捷达和富康背后的则是1991年成立的一汽-大众和1992年落户武汉的东风雪铁龙。

  时势造英雄,90年代“老三样”的鼎足而立代表了汽车产业中外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成熟,而此时的国产轿车在“老三样”的带领下,又重新占据了大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也达到了80%以上,奥迪100、广州标致505、天津夏利、北京切诺基也于90年代异军突起,平分天下。

  此时的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汽车工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束缚。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一时期中国汽车产业战略宏图也逐渐被勾勒了出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影响逐步加深,汽车产业群开始形成,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也为下一步中国汽车自主创新之路积攒了足够的经验。

  产业集团化和自主品牌之路

  2009年,是中国汽车产业昂首挺胸的一年,自从2001年中国叩开世贸组织大门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以600多万的销量首次超越美国,坐上了世界产销排行榜的头把交椅。这其中虽然夹杂了金融危机的戏剧成分,但作为中国产业支柱的汽车产业无疑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继九十年代末,21世纪的中国汽车产业开启了新的篇章,开始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在占据本土市场的同时,汽车出口也呈逐步增长趋势,2008年,我国出口各类汽车68.4万辆,出口金额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和31.2%。

  从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发展来看,汽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强强联合和收购兼并,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销售,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开发和最佳采购逐步一体化,世界汽车产业集团化、系统化、集成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格局日趋成熟,产业的集群化效应也已经初步显现。

  以优势企业为中心,中国汽车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了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上南合并后,上汽成为国内第一大车企,一汽、东风紧随其后,这三家被称为国内汽车三大集团,由三大集团带领的长三角、东北、中部地区汽车产销量均超过200万辆,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西南、京津、珠三角地区则分别由长安、北汽和广汽带动。

  2008年,六大集群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4%,产量也占到了总量的90%以上。

  以中外合资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汽车工业自此迈上新台阶——中国汽车产业从单纯的模仿照搬逐步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比亚迪、哈飞、吉利、奇瑞等一些国内品牌也纷纷在整车制造、模具开发、车型研发等方面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自主品牌企业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动力总成上的研发也取得了整体性突破。

  2008年,自主品牌的销售额占了国产轿车销售总量的25%,已经占据了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在和合资品牌展开“肉搏”的同时,也开始了转向国外市场,华晨、奇瑞、吉利则是典型代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