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半小时观察:文化是经济的助推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9日 00:00  CCTV经济半小时

  文化产业振兴的措施

  我们注意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未来的发展确立了一系列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五个“进一步”,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规划》制定了哪些具体举措呢?

  文化产业的规模在我国还远远没有发展到位。据测算,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足3%,而美国的占比高达25%,日本达到20%,欧洲平均在10%到15%,即使是位于亚洲的韩国,该比重也高于15%,中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文明历史的的文化大国,但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这无疑是产业发展的一大遗憾。力求振兴中国的文化产业,正是方案推出的大背景。而本次文化产业振兴方案的亮点,就是要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企业,向企业制公司制改造,让传统的事业单位接受市场的洗礼,从而形成大规模的传媒航母。

  文化部部长蔡武:“第一,我们要加快资源整合,培育一批骨干龙头文化企业,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步伐,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有文化资本向重要领域、关键环节集中,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蔡武表示,要通过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著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通过对这些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支持,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目前文化部已经在着手组建中国动漫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打造能够与国际同行竞争的国家队。

  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太华:“增强三个动力,强化三项保障,发展三大产业,就是要着力发展以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为重点的内容产业,着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产业,着力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播影视新业态,增强三个动力,就是要深化产业改革,增强体制动力,加快数字化发展,增强科技动力,着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增强需求动力,强化三项保障,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产业政策,培养产业人才,努力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太华言简意赅地使用了三个动力、三项保障、发展三大产业来描述光电行业对于文化内容以及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于体制上如何进行创新发展,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认为,中国身为文化大国,但却缺乏文化大市场的重要原因是市场主体不健全,而这种市场主体就是指文化企业,在文化企业缺乏的前提之下,很难培育一个富有生气的市场。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企业市场主体来产生,所以他没有市场主体他就谈不上发展产业,这是我们第一件要做的工作,第二件事情我们整合资源,打造中国的航空母舰,集中优势、集中资源来培育几个中国第一流世界知名的出版传媒的集团,印刷基地我们集中在三点,一个是珠江三角洲、一个是长江三角洲一个是环渤海,那么这三大印刷基地占了我们全国印刷量的85%,已经相当集中,那培育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实际上就是一个产业的增长点。”

  柳斌杰指出,为提高传媒业的市场化进度,新闻出版署已经建立了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版权产业等21个产业基地。

  如何将文化产业振兴措施落到实处,中央财政方面,将会有哪些支持的政策和保障的措施?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这样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一是要尽量降低企业改制的成本,比如说企业人员的安置,社会保障,二是这些事业单位转企之后,本身还是发展刚刚起步,扶上马,总要送一程。”

  张少春副部长所提到的扶上马送一程是简单的财政拨款,还是进行新的资金投入和运转方式呢?张少春向记者透露,2008年财政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一资金的在设立之初就达到10个亿,以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支持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与此同时,政府也会采取一些已经在在西方普遍使用的做法,来解决企业融资的问题,目前正在发起设立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未来社会及各种投资主体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向文化企业进行投资,借以募集几十亿,上百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未来我国文化产业有什么样的增长空间

  为了让中国从一个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刚刚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针对产业战略、园区基地、项目企业、市场贸易等多个重点,制定了全方位的发展框架。而从这些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里,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经济对文化产业寄予的巨大期望。文化产业能否担当起这样的重任,成为引领经济的一个新火车头?

  文化部部长蔡武:“那个时候我们文化产业占GDP的总量能够占到5%,或者5%过一点的话,大概总规模就相当于三万亿元,那文化产业就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蔡部长对记者说,据相关部门的测算。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就业规模将会达到4600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的10.4%,不仅仅是文化演出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增长能够起到扩大文化消费,培育消费热点的作用,广播电影电视的新媒体在内容和技术方面革新也将会对市场消费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王太华:“我们相信,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电影、电视剧和影视动画有望实现较大增长,我们国家将由影视生产大国向产业强国的转变步伐,更加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将实现由小网向大网、由模拟向数字、由单向向双向、由用户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广播影视新媒体新业态有望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成为文化产业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有着广阔的文化消费人群和悠久的文化底蕴,目前中央正在着力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受限的瓶颈,在体制上以及在金融政策,都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和引导。这位文化产业迎来未来十年的黄金年代创造了基础。

  柳斌杰:“我想文化产业在不出10年就会成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现在像北京市,文化产业已经达到11%,深圳市已经达到7%,大城市的经验说明,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是非常大的,那么振兴规划一旦落实,文化产业不仅会为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做出重要贡献,而且为增强我们的硬实力做出他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肯定的。”

  张少春:“我认为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几步阶段,虽然发展很快,势头很猛,但是占GDP的份额还是很小的,和其他产业相比,韩国,日本,我们只是人家的零头还不到。”

  张少春副部长说,各级财政部门将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半小时观察:文化是经济的助推器

  文化产业对中国经济来说,不是一副急救药,反倒像是一颗药性温和但持久的大补丸。它的作用不在于能否能立刻止疼消炎,而在于弥补中国经济的短板,给经济发展打开新的空间。毕竟,生产消费行为的不断升级已经让文化和经济的界限如今越来越模糊,好莱坞的影视、苹果的IPOD、谷歌的搜索引擎、奔驰的SMART,它们当然是商品,但在很多人中间也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符号。它们能被全球消费者普遍接受和追捧,展示了文化对市场的穿透力。对急需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中国经济来说,怎么给中国制造注入文化内核,给中国创造加上文化助推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给出的答案,不仅着眼于文化产业本身,也为这些更宏观的问题寻求了解决之道。

  在人类还得靠双脚和风帆穿行世界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从地球的各个角落不远万里来到东方,寻求中国精美的瓷器、丝绸。是什么吸引了敢于冒险的商人?追根溯源就是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更有理由让文化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能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