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规则下的玩法 光伏产业再掀投资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 15:20  《英才》

  经济危机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大洗牌,让不少“满腔热血”却“两头在外”的代工型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着生死困局。

  文|本刊记者 何春梅 李冬洁       

  真是风水轮流转。

  当初那些因为“得硅者得天下”赢

  得第一轮赛跑的光伏企业,如今却因为“高价囤硅”日子最不好过。

  2009年,多晶硅市场供过于求,硅料资源不再是壁垒,游戏规则改变了。

  新规则总会把一些不合格的“玩伴”淘汰出局。

  经济危机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大洗牌,让不少“满腔热血”却“两头在外”的代工型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着生死困局,“国外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再不启动,会死掉很多光伏企业,对于大多数光伏企业来说,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是最难熬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常务理事、天威英利(YGE. NYSE)首席战略官马学禄对《英才》记者说。

  另一方面,新规则下,除了那些应变能力强的大牌企业早已将发展的触角伸向国内和国际光伏市场,还会有一批新“玩伴”催生出来。

  2009年7月19日,专注于光伏装备制造的精功科技(002006.SZ)与宁夏一家光伏企业签署了相关多晶硅铸锭

  炉产品供货合同,总计人民币1.02亿元。“精功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仅仅是铺点就铺了15家光伏企业。现在到精功来考察和洽商的机构越来越多了,他们代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精功科技董事长孙建江说市场是否好转,设备先知。

  这边厢还在苦苦挣扎着,那边厢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在联想投资执行董事王俊峰眼里,光伏产业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联想投资的下一步,就是投资一家薄膜生产企业。更多的风投陆续加入进来,有业内人士断言,2009年将是光伏产业的井喷年。经历了金融危机前后“冰火两重天”的光伏产业,似乎又开始了下一轮的投资潮。

  机遇总是与挑战同在,如今的光伏企业仍然命悬政策一线。

  由于光伏产业政策的缺位,2008年以前的中国光伏发电应用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形成了生产大国、消费小国的产业格局。2009年3月以来,财政部推出的一系列针对光伏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将逐渐补位。

  马学禄却认为,企业更需要的,是可操作性的政策落实,“政府应该算笔账,宁可现在的政策力度大一点,国内市场启动早一点,让外国市场培育起来的中国工厂,借机成长起来,而不是死掉。”

  “政策后面是什么?是传统能源跟新能源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是一种利益的博弈,需要国家从更高的层面进行协调。”孙建江对政策的理解更加直接。

  事实上,政策扶持之所以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石,其商业逻辑在于,只有以政策保证或提升光伏电站或业主的内部回报率(IRR),光伏项目才可能商业化运作。

  这个行业的利润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天威英利 产业政策需要可操作性]

  政策的具体落实有一个周期,光伏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信心,更需要操作性强的细化政策。

  熟悉行业内情的人都知道,天威英利非常“凶悍”。

  金融危机下,世界上首轮光伏降价,由英利率先发起;《洛阳宣言》定下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到2012年实现“一元一度”发电的目标,而英利表示,这个期限可以提前到2010年。

  和不少光伏企业对规模、行业地位等显性目标的追求不同,英利的短期目标是,在晶硅光伏行业,“基本上”要有一个制订价格的话语权。“完整的产业链、低成本、严格的质量控制、大团队的技术创新”,这是天威英利获取定价权的资本。

  在马学禄看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市场环境有两方面亟待突破:配套系统的建设和政府的宏观调控。

  “如果说光伏组件这块的生产商在吃萝卜白菜,那么生产逆变器和输配电这些配套系统的还在吃鲍鱼呢。”马学禄用这样的话来形容配套系统生产商的利润。

  要建一个太阳能光伏电站,必须包括光伏组件(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组件等)、逆变器和输配电设施、电站建设安装和土地几个部分。“目前我们的光伏产业,组件发展得很快,但是系统却没有跟上。至去年底,国内所有的大小系统全算上,才安装40兆瓦,而国际上是16G瓦(1G瓦=1000兆瓦),差距太大了。”

  马学禄初步判断说,国内系统产业的发展程度只相当于组件发展程度的百分之一,中国光伏行业大规模降价的潜力,在系统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欧洲目前生产1瓦光伏电站的配套系统成本约需9元人民币,而中国现在生产1瓦光伏电站的配套系统成本在10元—20元之间,其中屋顶系统价格高,而荒漠电站的配套系统成本低。按照中国的人力物力水平,配套系统的成本降到6元完全可以做到。

  目前,国内的逆变器和输配电这些配套系统生产已经开始吸引不少投资者了,英利集团现在已经在着手推动配套系统生产,鼓励这个行业不断出现新的市场进入者。

  今年上半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推出,被普遍认为是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冲锋号”。

  政策利好给了困顿中的光伏企业不少信心。但是,马学禄认为,政策的具体落实有一个周期,光伏企业最需要的不仅仅是信心,更需要操作性强的细化政策。

  金融危机前,天女散花般的硅料项目蜂拥上马,不仅未形成规模效益,还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马学禄看来,技术相对落后的高纯硅项目,应该由国家统一审批,地方审批的项目,规模大小参差不齐,不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个总量控制,这个总量应该和光伏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时,应该推广第三代高纯硅提取技术,提倡向高技术段迅速扩展,经济当量以下的项目,国家坚决不允许上,否则就又乱套了。”

  在马学禄眼里,政府的重视和切实的政策,是中国光伏企业站上世界光伏产业金字塔发展顶端的基石。“没有基石,你怎么可能在全世界的激烈竞争中坐拥定价权呢?”

  赛维 产业链上下扩张

  “一旦光伏行业能和常规能源竞争,光伏产品的市场将是无限大。”

  光伏企业在产业链某一段“占山为王”的日子或许将成为过去。

  金融危机挤掉了光伏行业的泡沫,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压力陡增,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开始选择向上、下游渗透。

  “赛维(LDK.NYSE)1.5万吨硅料项目是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硅料项目,此项目即将投产,所产硅料主要为满足硅片产能紧张,同时也可以减少赛维对外来原料的过度依赖。”赛维董事长彭小峰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太阳能硅片生产商的赛维LDK,早已不再仅仅是光伏产业链中的“中间商”,而是已经向上游开拓产业链。

  在硅片环节,赛维LDK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优势的光伏企业。彭小峰说,到2010年,赛维将以世界级最优化的多晶硅生产和世界最大的硅片产能取得绝对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如此一来,不仅赛维的市场地位将得以巩固,还将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升,使光伏发电成本得到大幅降低,最终实现与常规能源发电的竞争。

  “由于原料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光伏制造成本的下降速度超过了原有的预期,目前已经进入了‘1元’时代。如果算上传统能源的环保成本,光伏发电已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而一旦光伏行业能和常规能源竞争,光伏产品的市场将是无限大。”彭小峰说。

  当然,要抢占更多的市场还需要突破下游。

  为此,赛维LDK成立的光伏工程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的集成化设计、安装、施工与跟踪服务,其目标就是做中国光伏系统工程领域的第一品牌。

  2009年5月,赛维LDK与意大利太阳能领域领先的系统整合商ESPEsrl决定共同开发位于意大利阿普利地区的光伏电站。7月14日,赛维LDK宣布收购意大利太阳能系统整合商SGT公司70%的股份。

  显然,这都是赛维LDK开始向下游延伸产业链的重大举措。

  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系列扩张,让赛维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建1.5万吨硅料项目,经过我们的测算,是最具规模经济效应的,我们自信能够在和国外同业的竞争中取得胜算,能够将多晶硅做到比风能甚至比常规能源更低成本的一种材料。”

  事实上,除了赛维,国内很多较大规模的企业都在努力整合和延伸产业链。

  国内太阳能板块的龙头企业天威保变(600550.SH)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出资3.5亿元人民币设立的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正在向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进军。

  长期专注下游组件制造的CSI阿特斯(CSIQ)正在洛阳建设一座大型硅片厂,以此向上游渗透。甚至连国内太阳能组件龙头企业无锡尚德(STP.NYSE)也宣布,以9890万美元收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英联和香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伟俊投资基金所持的顺大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后者所从事的是尚德原先从未触及过的硅料和硅片生产。

  金融危机后,通过延伸产业链对抗行业系统风险,早已成为众多大型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同时,为了应对未来的行业竞争,“技术方面突飞猛进,商业模式上向下游延伸,”已经成了光伏企业目前的整体状况。

  精功科技 国产军反扑市场

  “整个行业都在亏损,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了,第一个走出的肯定是设备。”

  光伏发电1元电价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在整个太阳能发电链条中,从多晶硅提纯,到铸锭切片,到形成硅片和电池,整个过程有20多个工艺,各个环节降低成本的努力从未显得如此迫切。

  铸锭炉是光伏产业的核心设备,在目前国际多晶硅铸锭炉市场上,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为美国GT公司和德国ALD公司,国内的多晶硅铸锭炉市场此前也一直被美国GT公司垄断。精功科技打破了这种格局。

  进口铸锭炉需要花费500多万元,“精功版”只需要300多万元。目前精功科技(002006.SZ)年产能力超过百台,毛利在30%左右。“国际上能批量供货的就GT、ALD等少数几家企业,国内同行业中精功科技首家实现了产业化制造的目标。”孙建江对《英才》记者表示。

  这些天,在精功科技太阳能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着完成几十台多晶硅铸锭炉订单。一旁,年产200台太阳能光伏装备的厂房刚刚落成。

  孙建江给自己算了一笔帐,如果未来三年当中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0个G瓦,按照多晶硅占比45%,一台设备可以做5个兆瓦来算,那么一年就需新增1000台设备。目前,“GT在中国设备很多,预计有1000—1100台左右,而精功科技等国内企业才刚起步,现在要说占比还谈不上,但是,随着国内装备技术水平和供应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相信在未来3—5年内,国内企业每年能达到600台设备的市场份额,我们希望抢得越多越好。”

  后起的精功能够步步紧逼,和精功产品的低成本诱惑不无关系。与国内外其他设备制造商不同的是,精功除了提供设备,还为客户提供从厂房布置、设备安装使用、工艺技术应用培训到售后保障等一条龙服务,这对国外的竞争对手来讲,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精功还有自己的硅片生产基地,专门用于光伏装备新产品的性能检测和工艺调试,这个环节目前来看还是精功所独有的,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2007年,多晶硅的暴利催生了无数多晶硅生产企业,也正是当年,国内首台多晶硅铸锭炉由精功科技产出。当时一台售价为380万元的铸锭炉子毛利率高达40%以上。即使在2008年多晶硅暴跌之下,一台炉子的利润也高达30%。

  “从去年的金融危机到现在,整个行业都在亏损,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了,第一个走出的肯定是设备。”孙建江很乐观,光伏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不会错,未来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市场“无限大”。

  成立才15年的GT公司就是依托中国市场发展起来的。2008年GT在国内销售的多晶硅铸锭炉约为800台,目前其主力机型450型的价格在60多万美元(约400万—500万元人民币)一台,如此下来,仅GT一家公司每年在国内的销量约在25亿元以上。

  在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国内生产多晶硅设备的企业正陆续浮出水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所,加大了向各地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介绍他们的450机型多晶硅铸锭炉的力度。另外做设备出身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8所同样已经进军多晶硅设备业。

  在精功的带领下,太阳能发电的中间环节铸锭炉的“国产军”,正试图以“成本优势”夺回以往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市场。

  联想投资最担忧产能过剩

  “因为在晶硅方面已经有足够多的上市公司,所以薄膜相对更有机会。”

  在光伏产业,联想投资至今仍守着“一亩三分地”:他们分别是2006年投资的林洋新能源和2008年投资的龙炎科技。

  别忘了,联想投资一样趟过前几年光伏的“火红岁月”。最后事实证明,对技术的谨慎和风险的防控让联想投资躲过了2008年的“一劫”。如今在光伏产业,联想投资又看到了“曙光”。在王俊峰眼里,“光伏产业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外围市场的好转给国内光伏企业带来了一线希望,在原材料价格见底回暖后,企业的毛利率也由负数跳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尽管没有前两年跳跃式的增长,但光伏产业似乎已经走出了行业巨亏的阴影。政策一直是光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目前中国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7月21日财政部与科技部、能源局联合公布《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后续政策还将进一步跟进。

  “各种计划政策都是国内启动太阳光伏市场的信号,现在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报项目,欧美市场也在复苏。长期来看随着传统能源枯竭,新能源的形势是比较好的,今天只是开始。”王俊峰信心十足。

  一份券商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光伏上网电价的确定和可再生能源振兴计划以及各地方政策的逐渐落实,中国太阳能市场启动的速度也将加快,这将对已经进入复苏周期的太阳能行业形成进一步的推动。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行业前景下,王俊峰也不是没看到风险,盲目扩张,产能过剩是他最担忧的事情。过去的经历已经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多年以前,受高额利润的诱惑,众多资本涌入太阳能光伏领域,最后导致切片、电池组件全部过剩,随后而来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行业的进一步恶化。

  产能过剩的结果就是一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市场会用它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淘汰这些过剩的产能,来自客户端的需求,会迫使这个行业做一个细排和自清的过程。”

  虽然王俊峰认为行业的发展会有一个自清的过程,但他并不认为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会大规模出现。

  “毕竟这个东西像大宗商品,如果没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一没有品牌,二没有产能需求,从并购的角度来看,那不如花一半的钱去扩充同样的产能,自己征块地自己建,技术比他还好。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如果上下游互相做延伸,就可能会产生并购,整个行业整合将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运作。”

  看到了前景,窥到了风险,联想投资下一步在光伏产业的投资将重点放在了薄膜,而不是传统的多晶硅。尽管尚德的施正荣说过,现在晶体硅的转换效率在19%—20%,制造成本在1.5元左右,再过几年有可能会降到1元左右,这是薄膜的一半都不到,但在投资人王俊峰眼里,因为在晶硅产业链方面已经有较多的上市公司,所以薄膜相对更有机会。

  2008年联想投资所投的龙炎科技就是一家薄膜电池技术公司,目前公司还处于技术产业化和放大阶段。王俊峰相信,在技术获得突破之后,这家公司将有不错的前景。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