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 地方政府成主要推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6日 23:54  CCTV经济半小时
2008年多晶硅在中国上演了一出财富神话,一箱30公斤的多晶硅,售价一度高达10万元,但现在的价格却回落到了只有2万元,仅仅发展短短的两年时间,这个被称为新能源的产业却被国务院常务会议认定为产过剩的行业。
     2008年多晶硅在中国上演了一出财富神话,一箱30公斤的多晶硅,售价一度高达10万元,但现在的价格却回落到了只有2万元,仅仅发展短短的两年时间,这个被称为新能源的产业却被国务院常务会议认定为产过剩的行业。
图片02:在多晶硅行业主管部门一份呈报给中央有关领导的报告显示: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这些产能若全能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2倍以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经济技术管理部主任鲁瑾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正在进行调研,希望有关部门修改多晶硅审批目录,提高多晶硅在环保和规模上的限制。
    图片02:在多晶硅行业主管部门一份呈报给中央有关领导的报告显示: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这些产能若全能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2倍以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经济技术管理部主任鲁瑾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正在进行调研,希望有关部门修改多晶硅审批目录,提高多晶硅在环保和规模上的限制。

  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地方政府成主要推手

  今天我们继续关注新能源,昨天我们关注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今天我们关注这个产业链的上游--多晶硅,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产业链条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整个光伏产业的利润几乎都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髙峰时,多晶硅的利润率超过500%,多晶硅为什么能带来如此巨大的财富?

  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大跃进造成多晶硅走俏,价格一路飙升

  记者:“我手上拿的这个像石块的东西大家很陌生,但名字却耳熟能详,这就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最重要的原料多晶硅。2008年多晶硅在中国上演了一出财富神话,我旁边的这一箱30公斤的多晶硅,售价一度高达10万元,但现在的价格却回落到了只有2万元。仅仅发展短短的两年时间,这个被称为新能源的产业却被国务院常务会议认定为产过剩的行业。”

  记者来到了拥有中国第一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绍章回忆起多晶硅价格暴涨的时候,形容当时比贩毒还赚钱。

  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绍章:“当卖到300万的时候,我给他们卖了个玩笑,中国什么最赚钱,以前说是贩毒最赚钱,我说现在卖多晶硅最赚钱,因为你算嘛,你当时三百万的时候你的成本才几十万,你算五倍以上的,差不多五倍(利润)。”

  多晶硅的财富神话是如何产生的?原来,随着国际原油的不断攀升,欧美等国纷纷开始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德国政府宣布实施“十万太阳能屋顶计划”,计划2003年底安装10万套光伏屋顶系统,德国政府为此提供了总共约4.6亿欧元的财政预算。随后西班牙也对国内太阳能发电进行补贴,海外巨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被启动。

  从2004年开始,以无锡尚德太阳能为代表的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凭借中国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迅速进军欧美光伏市场并发展壮大。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4亿美元之后,巨大的财富效应让中国太阳能概念迅速升温,其后两年内阿特斯、赛维LDK、天威英利等10余家企业也先后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而中国的各类中小型光伏加工企业更是遍地开花。2008年3月,记者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采访时,副总经理龙国柱告诉记者,原材料多晶硅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

  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国柱:“目前制约光伏产业快速的发展就是一个多晶硅的稀缺,很多国内这些太阳能电子厂家的生产设备,他们实际上处于闲置的状态。”

  多晶硅,作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工业原料,中国2006年的总产量才只有87吨,与市场需求的缺口差上万吨。如此紧缺的产品立刻遭到了下游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哄抢,价格从原来的20美元/公斤飙升到了300美元/公斤。2008年3月,记者在河南洛阳中硅公司采访时,正是多晶硅价格最高的时候,那时下游客户如果没有关系,要想买到一公斤的多晶硅都不可能。

  望海龙:“那么去年到现在就一路的飙升,到现在仍然说是这么高的价位的话,仍然是有价无市,有市无货,是这么个状况。”

  记者:“就说你们的产品,像我们看到,你现在已产出来后,很快就有人来订购了是吗?”

  望海龙:“是的,我们这个产品出来后,破碎处理完了,马上就要出厂,这个是存不住的,我们的客户都是把钱打到我们的帐上在这排队,有些可能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拿到货。”

  记者:“就现在这种非常非常紧张。”

  望海龙:“非常非常紧张。”

  就在多晶硅价格节节攀升的时候,2007年2月中国第一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在四川新光硅业投产成功,第一年出产了230吨多晶硅,第二年就生产了810吨。四川新光的多晶硅同样遭到了市场的疯抢。总经理陈绍章告诉记者,他们仅仅用1年半的时间就全部收回了10多亿的投资,这种造富速度在其他行业是不可想象的。又一个财富神话开始刺激中国的投资市场。于是,所有的资本都将疯狂地扑向了这块1年前还无人问津的金属上面。

  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绍章:“有一句话马克思说,资本家利润上300%,就要上绞刑架了,你现在是这个水平,这需求暴涨,那么大家就很快就看好了这一块。”

  于是,“多晶硅”这三个字成了2008年投资者最热门的词汇。一个个多晶硅建设的洪亮口号在中国响起:赛维LDK在江西1.5万吨多晶硅项目,大陆集团在内蒙古1.5万吨多晶硅项目、通威集团在四川10000吨项目、中能在江苏徐州10000吨多晶硅、爱信硅科技在云南10000吨项目、南玻集团在湖北5000吨多晶硅项目、江苏阳光在宁夏4500吨项目……这些规划的项目产能已经远远超出全球的需求。同时,多晶硅也成了许多上市公司眼中的“唐僧肉”,只要上市公司染指多晶硅项目,就能凭借新能源概念受到市场热捧。一夜之间,“拥硅为王”成为业间名言,谁拥有了多晶硅,谁就能吸引到大量的投资进入。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桐:“他们都是为了融资的需要。”

  面对破灭的财富神话,匆忙上马的多晶硅企业将如何生存?

  造成多晶硅走俏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的大跃进,从2001年到2008年,7年增长近600倍,总量占全球的30%,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自然跟着一路上扬。但好景不长,因金融危机,欧洲国家纷纷取消太阳能补贴,国外订单锐减,多晶硅价格从去年8月的每吨300万元暴跌至现在的每吨55万元,面对破灭的财富神话,匆忙上马的多晶硅企业将如何生存?

  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眉山市的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的一条1500吨生产线刚刚试生产,另外一条1500正在建设。公司董事董乡君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在多晶硅价格最高的时候开始建设的,现在产品出来了,价格却跌了这么多。财富幻想破灭了,摆在董乡君面前是实实在在的生存问题。

  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董乡君:“压力不仅仅是我们,而是全行业的压力,多晶硅价格降低,终端市场价格也在降低,多晶硅的制作成本我们现在目前还无法跟国外先进的多晶硅的企业来相媲美,我们中国的多晶硅是迎合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匆忙上阵的一个模式,它是纯粹多晶硅的一个产业,所以说它面临一些能耗,包括副产物的利用一些问题。”

  尽管现在多晶硅价格很低,再加上随着各个多晶硅厂家的产能释放很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但董乡君告诉记者,第二条1500吨的多晶硅的项目还是要上。

  董乡君:“都投了这么多钱了,现在这条线还是要开工的,否则损失更大。”

  作为多晶硅行业主管部门,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经济技术管理部主任鲁瑾给记者拿出了一份他们呈报给中央有关领导的报告。报告显示: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规模达到3万吨/年,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才1万7000吨。这些产能若全能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经济技术管理部主任鲁瑾:“尤其是有三四十家的这个多晶硅项目都在开工建设,那么从整个的投资规模,整个的投资量,还有产能的建设状态来说,从整个行业,从未来的至少是在近两三年内吧,存在一定的投资过剩,产能过剩一定的风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