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半年国内旅游达10亿人次同比增长11.7%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 06:5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内旅游挑大梁(半年回首看经济)

  本报记者 崔 鹏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双重冲击,上半年旅游市场出现明显的“两升一降”变动:国内旅游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增速放缓,入境旅游为负增长。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大有可为。

  散客市场成半年最大亮点

  国内旅游平稳增长,入境旅游负增长

  最近,北京的王先生和家人刚一起到山西玩了两天,“周末自己开车出去放松一下,花费不多,人也不会感觉太累。”王先生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王先生一样选择自助出游。据记者了解,上半年以来,无论是“五一”、端午等小长假,还是目前势头正盛的暑期旅游,最受游客青睐的莫过于国内自助旅游,散客市场日渐红火。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双重冲击,今年我国旅游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10亿人次,同比增长11.7%,但入境旅游为6206万人次,同比下降4.4%。国内、出境、入境三大旅游市场出现明显的“两升一降”变动:国内旅游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增速放缓,入境旅游为负增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说,国内旅游在三大市场中占据更大比重,而散客市场的快速发展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目前散客市场占比已超过50%,而随着旅游者个性消费需求的增加、消费经验的成熟,以及交通、资讯等旅游相关产品的丰富,散客的数量将会继续增长。

  据了解,目前欧美各主要旅游接待国的散客市场份额占到了70%至80%,经营和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主要标准。幸运国旅常务副总经理江冬林说,我国散客市场的比例虽然低于旅游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散客市场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和基石。

  旅游拉动消费成绩突出

  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达4979亿元,同比增长10.6%

  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极为明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教授王兴斌认为,旅游业带动的都是终端消费,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一系列产业都被拉动,对扩内需作用巨大。据统计,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4979亿元,同比增长10.6%;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达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旅游业发挥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视。

  政府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上半年,国家旅游局先后出台实施了“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国家旅游线路工程”等,提升了旅游业水平。同时,各地政府纷纷以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手段刺激旅游消费。在一系列“促销”政策引导下,各地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安徽、云南等旅游大省上半年实现的旅游总收入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而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发展成完整而规模宏大的产业体系,旅行社数量达到20691家,星级酒店数量达到1.5万家,旅游景区超过2万个,旅游业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旅游可为民航、铁路、公路和水运等交通带来6700亿元收入,为餐饮业带来约1万亿元收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认为,要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旅游业更要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不断改革创新,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预计,下半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依然难以恢复,而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将保持增长。城镇居民旅游市场特别是短程休闲市场将成为增长亮点,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散客市场特征会更加明显。刘思敏认为,要把提振消费信心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扩大百姓旅游消费。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中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低水平、破坏性和重复性等问题,影响了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制约了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专家认为,集约化发展已是旅游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旅游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当前,旅游消费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邵琪伟认为,要推动旅游业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以大众旅游为重点,推动国民休闲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今后要积极开发游客容量大、社会效益好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主题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同时,努力完善旅游服务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玩得更舒心、更放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