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立雅等巨头此前高价收购多个城市自来水企业
王佑
继居民用煤气调价之后,水价也进入调价周期。7月20日是兰州市政府召开水价上涨听证会的日子。
此前,无锡、沈阳等地均已上调水价,而蠢蠢欲动准备调价的还有十多个城市,调价之势汹涌。
水价上调的背后,虽然不排除各地水价成本上涨的因素,但其中也不断闪烁着外资水务巨头的身影。分析者指出,这一现象或许说明外企势必要通过提价来拿回其成本投入并在特许经营时间段内实现盈利的道理。
水价全线上调
各地酝酿对居民用水价格的调整已成为事实。
兰州市7月20日出台了两种方案拟提高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提价后水价将达到1.75元/立方米和1.85元/立方米,提高幅度为20.69%或27.59%。
一个多月前,昆明的居民发现自己的用水单价也提高了0.65元/吨(至3.45元/吨)。
常州、沈阳、银川、无锡、天津等多个城市也有意提价或者已经完成了提价。
根据招商证券所选取的样本,截止2009年5月,天津、上海、北京等19个大中小城市中,有8个城市拟调价或已调整了水价,其中水价最高的城市为天津(3元/立方米),价格较高的地区还有北京、石家庄。
“各城市提价的原因主要有几点:这几年国家对水质有更严格的要求、老化管网需要更新、城市人口也在进一步增加。”招商证券研究员王旭东对CBN说道。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专家徐宗威就提到,水务的运营成本中包括净水成本,“所谓净水成本就是要把原水洁净。以前对净水的化验指标是36项,现在则要求自来水企业在3年之内达到106项的化验指标。”
王旭东也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需500亿元用于大批需要更新的陈旧管网和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的改造费用;如果算上水的安全体系建设、城市的其他污水处理成本的话,“十一五”期间的总投资就要达到千亿元以上。
外资水务巨头闪现
但值得关注的是,提价的城市名单中,有不少外资企业就是当地自来水企业的参股方。这是否意味着外资企业希望通过提价来提高效益?
2005年,威立雅公司以4.5亿元买下了常州自来水集团49%的股权,2007年,兰州供水集团49%的股权又作价17.1亿元卖给了威立雅公司;天津也有威立雅和苏伊士两大跨国水务公司的合资企业。上述两个城市就已经完成上调水价听证会。
有媒体质疑,威立雅在当年是通过高溢价拿下了兰州供水集团的部分股权,而威立雅就可能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其结果是带来水价的大幅度上涨。
2年前,参加股权竞标的中法水务(苏伊士集团参股企业)与首创水务的报价分别为4.5亿元和2.8亿元,大大低于17.1亿元。
尽管媒体引述兰州当地官员的话称,另外两家未中标企业的出价连购买拟转让的兰州供水集团国有股权、支付职工安置费都不够,但徐宗威对记者说,外资收购价格普遍较高确是事实。
他分析道,更高的收购价会带来几个问题。
首先,企业收购肯定要算投入产出比。
自来水企业的股权出让是有特许经营时间的,如25年甚至更长。“无论是外资还是其他资本,他们的进入不仅要提前算清本钱、利息并消化高溢价,还要在这些特许经营时间内为自己带来利益。因此收购之后一步步提高水价,也能全面并尽快提高公司的利润。”
其次,外资收购的不是普通产品或企业,而是一种公共事业单位的股权。这类公共事业企业的自然属性之一便是垄断。“垄断的特性会带来一种结果,它不会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盈利,而是通过抬高价格,因为它并没有竞争者。”
他个人的观点是,外资进入之后各级政府不仅要继续监督自来水企业的经营,也应该增加财政投入。
徐宗威说,“政府用什么方式对这一特殊市场做监管,政府是否搞清楚了这种具有垄断性质的合资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他们在提出涨价要求时所拿出的亏损账本,政府是否能请第三方做鉴定报告?”
另一方面,在跨国公司或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水业后,自来水企业的管理成本是否控制得当也需监督。一些跨国公司的管理成本并不低,各级人员的工资、出差及其他费用都要比原先的国资企业高,这需要遏制。因此,水价成本更要透明和公开。
除履行监督职能之外,政府也要投入公共财政。
如果某个合资自来水公司表示当年的经营中亏损了2000万元,政府能否通过公共财政来填平这部分亏损并抑制涨价?
“出让企业股权之后,要弄清楚哪些是公共财政所必须投入的,哪些还属于自来水企业。”徐宗威认为,自来水企业的股权出让过程中不应该作价太高,“出让时政府因高价转让而获得了收益,但最终自来水的买单者还是城市居民。要考虑到居民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