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子奶与雀巢再陷收购绯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 17:14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袁伟华 综合报道

  核心提示

  继汇源果汁、青岛啤酒等民族品牌近期深陷外资大鳄的收购战后,国内发酵奶知名品牌太子奶再次陷入可能被雀巢全面收购传闻,又一个食品饮料行业的民族品牌处境堪危。

  事件

  合作?收购?

  “7月份,高科奶业将与雀巢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6月26日,代表政府接管太子奶的株洲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证实,太子奶正在同雀巢进行合作谈判,经过第五轮谈判后所达成的基本协议,即雀巢和太子奶双方将在生产管理、新品研发、包装设计和原材料供应4个方面开展合作。

  但7月2日,文迪波又强调和雀巢的合作,并非外界传言的状况,远远没有涉及到资本层面、战略投资者层面的合作,说不上雀巢收购太子奶。与文迪波平静对待雀巢不同,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却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表示,“雀巢跟我们谈了这么多年,谈判的结果就是要消灭太子奶。”

  这种激烈表态一下子让人们想到了宗庆后、想到了最近连连被外资觊觎的民族品牌。而对于所谓的“合作”,媒体和业内人士更多的解读为雀巢对太子奶的收购。文迪波称,今天雀巢大中华区总裁及其在中国总部的一些高管将会来拜访株洲市政府,然后考察太子奶的各个生产基地。不知这样的考察,最终将会给收购事件提供什么样的佐证。

  ■回顾

  □关键词:成长

  10年前“出生”于湖南株洲的太子奶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发酵型乳酸菌奶饮料科、工、贸集团。株洲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一篇介绍文章说,太子奶集团从10年前的几百万资产发展到今天拥有固定资产30多个亿,无形资产达60多个亿,已经成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一个奇迹。

  1998年,太子奶以8888万的价格夺取中央电视台标王,利用“标王”光环太子奶大规模占领国内二三线城市市场,2001年-2006年间更是实现了销售额年年翻番,逐渐成为国内乳酸菌行业的领头羊。

  □关键词:对赌

  为解决飞速扩张导致的资金问题,太子奶于2007年引入战略投资者,高盛、摩根、英联三大国际投行向太子奶注资7300万美元。

  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细节是,在签订协议的同时,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还与三大投行订立了一组对赌条款,其大致内容是注资到位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年销售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投行的股权比例;而如果太子奶集团完不成30%的年销售增长,李途纯将失去控股权。

  这场对赌中太子奶最终成为输家,2008年11月李途纯将超过六成的太子奶集团股份以4.5亿元转让给三大投行。作为代价,三大投行将在一个月内支付近5亿人民币。

  □关键词:接管

  由于太子奶的局势趋于恶化,株洲当地政府不得不紧急介入。2009年1月20日,株洲市政府通过新组建的全资国有企业———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集团,并要求李途纯重新出任太子奶集团董事长之职。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文迪波担任高科奶业董事长。

  虽然重新持有太子奶的控股权,但李途纯的处境却显露出些许尴尬。李所持的太子奶股份已经抵押给高科奶业。而在对雀巢一事上双方截然不同的反应,似乎暗示着李途纯与高科奶业之间的关系微妙。

  □关键词:觊觎

  在高科奶业接管太子奶之初,就有业内人士分析,政府不可能长期经营、托管太子奶,政府希望能够找到实业公司来接盘。

  这也给了外资战略投资者非常难得的机会。对于雀巢的收购,李途纯声称太子奶出现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雀巢。李途纯透露,雀巢在2006年收购太子奶集团遭到拒绝后与三大投行签订秘密协议,“只要他们把我收购把我打败,雀巢就出50亿收购太子奶。”

  最终,雀巢在太子奶上半年深陷对赌风波和资金链断裂传言之时抓住了机会。

  目前,雀巢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占据领导地位,但是,在中国二三线城市进入情况却并不理想。而太子奶曾经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发酵奶生产商,在二三线城市的覆盖率非常高。收购太子奶能够填补雀巢在二三线城市乏力的现状。

  ■拍案

  又一民族品牌陨落?

  高科奶业强势入驻太子奶之后,董事长文迪波在当地举办的一次“会诊”太子奶的峰会上表示,对快速消费品来说,品牌和市场最为重要。“太子奶”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就是品牌,有市场号召力。“品牌不是说有钱,一天两天就能砸出来的,需要时间、需要消费者认可,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机遇。”

  然而包括李途纯在内的反对雀巢收购的人士最为担心的正是这一“品牌”问题。此前的娃哈哈事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外资看重的是销售渠道、覆盖率,而不是民族品牌本身。

  从以往多个民族品牌收购后的命运来看,民族品牌最终都被外资逐渐消灭。“雀巢收购太子奶后,不仅仅是要消灭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它有望获得乳酸菌行业的定价权,而获得定价权后,则不排除提价等行为获取高额利益。”

  “这是外资企业收购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的一种策略,即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后就让之死。”收购传闻已经触碰到了民族品牌敏感的神经,“太子奶在中国乳酸菌行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应该防止外资通过收购后而取得定价权,呼吁有关部门重视保护民族品牌。”知名品牌专家、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表示。

  ■链接

  ◎达娃之争

  2007年4月,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娃哈哈的创办者及掌门人宗庆后认为自己陷入了达能早已设下的圈套,遂举起了保护民族品牌的大旗。时至今日,达娃之争仍然没有最终尘埃落定、余音未止。

  ◎汇源事件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计划以现金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建议收购要约为每股12.20港元,并等价收购已发行的可换股债券及期权。可口可乐现已取得汇源三个股东签署的接受要约不可撤销承诺,三个股东合共拥有汇源66%股份。

  商务部今年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可口可乐随后宣布不再继续竞购汇源。

  ◎青岛啤酒事件

  2009年5月,全球第一大啤酒制造商、青岛啤酒第三大股东英博公司宣布,将19.9%青岛啤酒的股权出售给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朝日啤酒因而一跃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三大股东。

  此后,福建首富陈发树2.35亿美元接手青岛啤酒7%股权,青啤股权旁落的担忧不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