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攸关的铁矿石谈判中,中国钢铁企业为什么始终难以步调一致?
一方面国内几大港口的铁矿石进口可谓热火朝天,而另一方面,中钢协与国际矿业巨头的价格谈判又正处于僵持阶段。事实上,从去年10月起,全国钢铁行业就陷入了全行业巨额亏损的状况,中钢协也多次呼吁国内钢铁企业暂停高价进口铁矿石。但为什么国外铁矿石还是源源不断涌进中国?在生死攸关的铁矿石谈判中,中国钢铁企业为什么始终难以步调一致?接着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就在中钢协和铁矿石巨头的博弈逐步升级的时候。日前,有媒体披露,38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集体倒戈”,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了总量为5000万吨的长协矿合同,消息一经披露,中钢协相关负责人立即作出回应,指责国内中小钢铁企业在谈判的关键时刻做出了“拆台”的行为。这位负责人同时发出警告,如果是具备进口资质的中小企业,敢于私下和矿业巨头签约,中钢协将坚决取消其进口资质。另一方面,尽管中外铁矿石谈判仍在胶着中,但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矿商都在公开兜售现货矿,这些大量涌进中国港口的铁矿石说明了几大矿业巨头策略的转变,在和中钢协谈判搁浅的情况下直接卖现货给中国厂家,由于铁矿石谈判由中钢协唯一负责,这些接货的钢厂或贸易商成便了中国谈判联盟的“倒戈者”。
铁矿石谈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混乱的局面,是谁在大量买进国际巨头的现货铁矿石,为了进一步了解进口铁矿石的流向,记者来到了唐山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的商务部。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份关于进口铁矿石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报表。
唐山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商务部部长单春鹏:“主要买家的话,一个是唐钢、国丰、津西、首钢、中联或者也叫荣程。”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至5月,在从曹妃甸进口铁矿石的买家当中,国有钢铁企业只有唐钢和首钢两家,而这两家企业进口的铁矿石只占到港口总量的12%,在剩余近90%份额中,民营钢铁企业成为铁矿石进口的大户,其中唐山国丰钢铁高居榜首,占曹妃甸港进口总量的16.5%。然而当我们试图与报表中的这些钢铁企业联系,希望了解铁矿石进口的情况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唐山建龙公司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公司副总经理徐涛告诉记者,唐山建龙每年的钢材产能为200万吨,属于中小型的钢铁企业。而谈起目前正在进行的铁矿石谈判,徐涛的态度却出乎记者的意料。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涛:“你像我们目前,基本上这个不是十分的关注长协谈判的这个整个过程或者结果。”
徐涛告诉记者,不仅仅是唐山建龙,很多国内的中小钢铁企业,对于正在进行的铁矿石谈判,似乎都不怎么关心。
徐涛:“就是咱们长协谈判的结果,一些小企业,中企业或者民营企业不一定能够享受得到,因为他们,首先他们自己没有参入这个长协的谈判,然后他也没有进出口的权利,然后长协谈判来以后,他们去买现货的价格非常高,这个也导致他们不关注这个长协价格的谈判的过程。”
徐涛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共有112家,其中钢铁生产企业70家,铁矿石贸易商42家。只有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才有可能享受到进口铁矿石的长期协议价格。而根据我国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实施方案的规定,为没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代理进口的,转卖企业只能收取3%至5%的代理费,不允许随意赚取差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于代理费的规定却成了一纸空文。
徐涛:“实际上国家倒是有政策,执行的不好嘛,你比如说这个代理制,你就加个3%大家都能享受,大家都能心平气和,这个东西我认为,关键是现在有了这个进口权力这些企业或者是拿到长协矿,然后他按照现货市场价格再卖给我们,也是有很多问题。”
徐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8年7月,当时的进口长协矿价格约为每吨700-800元,但没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唐山建龙公司却享受不到这个价格,他们最终从铁矿石贸易商手中买进的价格竟然高达每吨1400元,加价幅度接近100%。
徐涛:“这些有长协的就挣大钱了,没有长协的你只有吞下这个苦果了,你只有去买高价的矿。”
徐涛的这一说法,记者在另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唐山宝业集团也得到了证实。
宝业集团铁矿石进口业务的负责人刘增林告诉记者,尽管自己的企业每年有300万吨长协矿的进口资质,但公司每年铁矿石的需求量却有1500万吨,剩下1200万吨的铁矿石缺口只能靠从现货市场上的贸易商手里购买。
宝业集团唐山祥和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增林:“应该说钢铁企业是(铁矿石)最终使用单位,实际贸易公司它不然,它买回来它也不使,它价格来讲,它只能空间越大越好,它并不考虑到下游的企业的成本能不能接受,只要你需要,空间越大越好,那么说空间一大,下游的企业从它手里买去,它会大胆的去更高的去采这些大批量的国外矿进来,这就是恶性循环。”
而对于国内38家中小钢铁企业与国外矿石巨头签订长协矿合同的做法,刘增林表示,尽管自己的企业没有参与,但他仍十分理解这些企业的苦衷。
刘增林:“我对这个并没啥反对的态度,因为啥呢?他签来的长协,应该说跟咱们大矿商的长协是一样的,价格是一样的,那么说你国营的大钢厂,你呢可以跟国外定,那么为啥民营企业不能定呢?我们也没有说高于你国营企业那个价格去定。”
铁矿石谈判何去何从
2000年到2007年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黄金时代,粗钢产量年平均增速达到了19%,与此同时,我们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也从不足1亿吨迅速增加3.83亿吨,年平均增长27%。现在,我国钢产量占世界的50%,铁矿石进口量也占世界的50%以上,但正像刚才看到的,同是钢铁企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有进口资质的和没进口资质的,都存在不同的利益选择,这大大削弱了中国企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过程中的话语权。
6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其网站发布消息,称协会官员已就铁矿石合作事宜分别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亚FMG公司进行了接触。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同时强调,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不设最终的截止日期,中方坚持“何时达到要求何时结束谈判”的态度。不难看出,中国钢企与国际铁矿石巨头的谈判目前仍处于僵持阶段。
天津荣程钢铁集团董事长张祥青:“现在这局面的僵持应当说,也是中国的企业,钢铁企业集中度不够,也很混乱,而我们的话语权,现在就没有,一盘散沙,这么个市场的现状。”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代表都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愿望,那就是尽快改变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一盘散沙的局面。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涛:“如果说这个长协谈判的结果不能够被所有的钢铁企业都享受的话,它肯定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现在钢协必须得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把这不同的声音,通过沟通,通过一些办法制度去给它解决掉,而不是问题不解决,先来问罪。”
宝业集团祥和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增业:“国家来讲,从产业结构上调整一下,说把那群该有资质的(企业)发给他们,不该有资质的给他取缔,现在乱就乱在,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他偏偏有了。”
张祥青:“我认为最有效最直接的应该是由钢协统一的铁矿石购买渠道,把铁矿石集中起来,集中起来采购,然后长协矿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行,贸易矿的价格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调整,跟国内的铁矿商,国内的铁矿石生产商也要调整到一个合理的价格,才能把积极性,有利润他都开起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工作好做得多。”
半小时观察:打铁还需自身硬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铁矿石进口国,近几年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媒体的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在与国际矿业巨头的博弈中,中国钢铁企业基本上处于弱势地位。
单从市场形势上看,我们的铁矿石进口量占据了世界铁矿石的50%,作为最大的买家,中方理应在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上拥有话语权,丧失话语权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自己不能步调一致,没有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铁板一块,因此国际矿业巨头很轻松地就将中国钢企各个击破,这样就有了38家中小钢企的倒戈,就有了现货铁矿石的大量涌入,尽管中钢协在大声疾呼,我们不要大量购买现货。
面对乱象丛生的铁矿石谈判,中钢协的处境艰难且尴尬,现在看来,获得话语权不仅在于口头的强势表现,以及做好谈崩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如何弥补国内行业体制上的裂缝,只有钢铁企业在利益上一致了,才可能在国际矿业巨头面前无懈可击。如果靠行政命令,来对倒戈者杀一儆百,恐怕最终难以让所有企业都站到一条战壕里。一夜之间彻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显然不现实,但改变中国钢铁行业自身运营机制上的不合理之处,却必须从现在做起。无论如何,打铁首先还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