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煤价走高 煤电博弈添变数

  证券时报记者甘霖

  记者日前从深圳海关获悉,今年以来广东省煤炭进口量呈现快速增长迹象。据深圳海关统计,广东省1-5月进口煤841.1万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4.4%;价值5.2亿美元,增长69.8%;进口煤炭价格为每吨61.9美元,微跌2.6%,比去年同期有所下跌,均为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总体呈现量增价跌的趋势。

  据了解,今年以来,由于国内多重因素的作用,导致煤炭供应紧张,用煤企业从而加大了进口力度。由于国内煤矿事故频发,山西、内蒙古、重庆等地煤炭产量下降;用电高峰即将来临,在4、5月份各电企普遍安排了机组检修,准备迎峰度夏,电煤需求持续上升;电煤合同价格争端仍未解决,部分电企被迫使用进口煤炭应急,目前华能、大唐等电力龙头企业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海外煤商分别签署购煤协议;包括粤电集团在内的数家广东企业,也已经与越南煤炭总公司达成了700多万吨的年度煤炭合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煤价却大幅回落,国内外价格倒挂刺激了煤炭进口。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石油、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国际煤价近两个月维持在每吨63美元左右,而国内煤炭价格虽然有所下滑,但由于价格仍高于国际煤炭市场,促使国内下游发电企业等煤炭用户,转向采购国际市场煤炭,减少对国内煤炭的需求。

  业内专家认为,取消进口关税和海运价格下跌也是导致煤炭进口增长的重要原因。近几年中国一直采取鼓励煤炭进口政策,自2007年6月取消了大部分煤炭品种的进口关税后,2009年进一步取消了炼焦煤的进口关税,加之今年以来国际海运费价格持续下降,也推动了煤炭进口的快速增长。

  业内专家表示,近期国际市场煤价出现上升势头,将加大我国煤进口成本,不利于解决国内煤电谈判工作。由于国际煤炭供给量相对有限,国际煤价将有可能进一步走高,这将进一步加大我国煤炭进口成本。

  由于目前国内煤电双方矛盾突出,煤电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煤企生产和电企购买的积极性都不强,国际煤价上扬将推动国内煤价进一步上涨,这将进一步加剧煤电双方矛盾,不利于解决煤电谈判工作,也会危及到我国长期电力供应稳定与安全。

  目前国内煤炭仍是电力企业的主要来源,进口煤炭主要起到弥补国内市场供需缺口作用,为此业内专家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研究制定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对电企用煤进行政策优惠,从根本上化解国内煤电矛盾,实现煤电利益平衡发展;鼓励电力和煤炭企业进行上下游重组兼并,引导煤炭行业和电力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稳定国内煤、电等能源供应,大力鼓励发展核电等新型代替能源,以减少对煤电的依赖;企业可利用国际市场价格回落之机,积极开拓新的进口渠道,建立海外煤炭供应基地,以长期合同保障供给安全稳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