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媛 周宇
本报讯 昨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400元。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成品油定价同国际接轨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相比于“时机”和“幅度”的问题,成品油定价机制本身更应该关注。
根据此前发改委负责人在公开场合的表述,目前新的成品油定价运行机制市场均已熟知。结合国际油价变动情况,市场于4月下旬开始预测油价上涨。随着5月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预计油价上调的预期也愈发强烈。
但在国际油价从每桶45美元左右上涨至57美元这一过程中,发改委一直按兵不动。即使在此期间,两石化巨头董事长纷纷发布调价幅度和上调时间。
根据5月8日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单从该条出发,此次调价行为已属严重滞后。
在调整幅度上,根据第七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但事实却是,按照发改委参照的国际原油价格在此期间上涨了12美元,幅度达到26.7%,但昨日国内的调价幅度却不足10%。
招商证券石化行业分析师裘孝锋说,这次价格调整时间延后,幅度也低于预期,将直接导致市场对定价机制的可信度产生怀疑。该机制具体如何运行还有待于在下一次调价行为中进行验证。
业内人士认为,此前之所以不上调油价,主要是现在经济还未完全恢复,发改委担心上调油价不利于经济复苏。同时目前也正是夏种、夏收的季节,农业用油需求很大。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则指出,依靠低资源价格推动经济并不可取。因此在油价上调问题上,应按规则办事。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成品油定价与国际接轨应该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而目前成品油市场竞争不充分、非市场力量干预过度是长期以来油价杠杆失灵的根本原因。成品油在中国只是炒家进行炒买炒卖的投资品,而失去了商品本身的功能。而新的定价机制规定国内油价滞后国际油价长达22天,正好为投机者提供了确切的行动时间。
瑞信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讨论油价是否脱离基本面没有意义,因为无法定义多高的油价才是合理的。“与国际油价接轨是市场化不可缺少的一步,”陶冬表示,“提升油价是国家早晚要做的事,没有一个绝对的好时机,经济回稳的情况相对来说是一个提价的好时机,但是由于目前消费还不是很稳定,提升油价难免会造成通胀压力,对于耗油企业、小排量车主和柴油需求广泛的农业也存在压力。”
瑞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浦永灏认为,成品油价格不一定要跟随原油价格上涨,根本上还是要看需求和产能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油价改革还不能完全改善炼油过剩的问题,一个好的价格机制应该能够充分反映资源生产的成本和获利空间,”浦永灏表示,“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市场化,油品定价机制的公开和透明是必然趋势。”浦永灏认为,近期国际油价上升并不只是美元贬值和炒家投资行为的结果。“长期而言,任何价格都反映了供需关系,油价上升是基本面改观的作用,”浦永灏说,“短期炒作也罢,长期布局也罢,投资反映了经济复苏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