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外贸制造企业如何完成关键一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1日 13:18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5月16日早上8点半,广州流花展馆大门外,来参加“首届网商交易大会”的长龙已排到了几百米外。

  这是OEM厂商与内销市场成千上万卖家们的一次大规模“聚会”,四百多家阿里巴巴会员与数万淘宝卖家拥挤在这个每年召开广交会的场馆里,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努力寻找着各自的机会。

  网络研究公司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年交易额第一次突破千亿大关,而淘宝网一天的客流量近900万,相当于600个大卖场。

  网络交易平台的兴起,除了造就上百万个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外,更为外贸企业“向内转”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传统内贸模式下因进入卖场成本过高而迟迟难以决定转型的外贸企业,开始尝试利用这一渠道扩大自己的市场话语权。

  在网络平台之外,政府也在努力搭建展销会的平台。在五一假期里,许多深圳市民找到了比外出旅游更具吸引力的节目:逛大集。整整三天时间,位于会展中心的外贸商品内销展销会人头涌动。

  据展会组委会介绍,展会期间现场零售额超过9.67亿元,总成交金额210.51亿元。

  在更早之前,从4月6日开始,被称为“广货北伐”的广东产品开始全国“巡展”,从西北、东北一路走到安徽、重庆,广东省长、省委书记亲自推销。

  但是对于转型中的外销企业而言,无论是政府平台,还是网络渠道,都只是自身艰难转型中的外部支援。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与品质提升后,金融海啸的到来为中国外贸制造企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选择:是继续在世界贸易链中作为“工厂”、“车间”而存在,还是成为主动适应市场并管理贸易链的新型企业?

  如果不能从观念和管理上完成自身的蜕变,这些国际贸易链上的“工厂”和“车间”,依然难以完成向自主型企业的关键一跃。

  以物流行业为例(广东省物流费用占GDP比例高达18%,而美国、日本只有8%-9%。即使物流费用只下降1个百分点,也可以节约310.84亿元),如果一个物流企业转向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仅采购物流成本就可以下降5%-15%。但如果物流企业要转向供应链管理,首先在于观念的转变,不仅要重新理解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内容,而且公司跟客户之间也必须建立更加透明和信任的协作关系。

  在深圳物流企业的转型中,一家曾经为TCL公司做全国物流配送的企业,近期干脆把员工派到工厂,与TCL的生产部门全面对接。

  当然,整体效率的提高,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相关商业环境的改善也是重要因素。例如税收改革试点、融资与保险等配套服务的改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