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耿雁冰
去库存化与落后产能开始过招。
5月4日,本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在2009年节能减排的八项重点工作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电力(关停小火电机组)、炼铁、炼钢等行业落后产能被排在首位。
以炼铁业为例,2009年淘汰落后产能1000万吨,到2011年,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三年将累计1亿吨。
为此,国家发改委将对各地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专门成立检查小组,定期向土地、金融、环保、工商、质检等关口部门通报淘汰落后企业名单。
但如何“依靠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其效果仍需观察。
按照发改委的时间表,整个“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共计13个行业,截至2008年底,包括电解铝、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产能已基本完成或超标完成。但是被列入计划的电力、炼铁、炼钢等行业却越减越多。
产能为何越减越多
5月3日,发改委在淘汰落后产能规划目标中提出,未来三年内,五个行业将成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钢铁,按期完成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和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到2011年,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自2007年开始淘汰落后产能的13个行业中,轻工行业普遍达到了预定计划,而电力、炼铁、炼钢越减越多。
一位钢铁协会负责人表示,发改委先后出台过几轮淘汰落后钢铁企业规划,最后结果“并不理想”。
新近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表示,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2008年底,中国粗钢产能6.1亿吨,考虑在建的5000万吨产能,总产能将达到6.6亿吨。但这其中有1.6亿吨左右的炼铁产能不符合产业准入标准,炼钢则有1.9亿吨左右不符标准。
国家发改委早在2007年4月就同河北、山西等10个主要钢铁省市签订了第一批钢铁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
一位知情者表示,“各地淘汰落后钢铁的效果并不理想。”地方政府在对待这些所谓的落后产能上,各出对策。比如,由当地有关部门批准或企业自主建设,将原属淘汰范畴的300立方米以下的改扩建成3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将20吨以下改扩建成20吨以上的转炉项目等。
当时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综合采取多种手段,确保钢铁工业淘汰落后产能,请国土、环保、质检、工商、财税、海关、金融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尽快制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配套措施。
彼时的措施未能阻挡钢铁企业的扩产冲动,而新的抑制落后产能手段,将遭遇史上最大的去库存化,使这一任务突然出现戏剧化现象。
“去库存”下的“调结构”难题
由于落后产能导致的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找到了新的机会:去库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3月份国内粗钢产量达到4510.08万吨,创出自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月度产量。
国都证券分析师王招华表示,从已经披露的重点大中型钢企月度粗钢产量数据可以推算出,小型钢企在近几个月产量提升迅速,其占全国的比重在2009年2月已创近年最高水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3月份,包括宝钢、武钢在内的72家中钢协会员企业都在减产,会员企业日产钢量从114万降到111万吨,但主要为中小钢厂的非会员企业日产钢量却从29万吨上升到34万吨。
从近期的实际表观需求量看,从3月开始已经出现了环比需求恢复的迹象。申银万国一位分析师对本报称,从近期与钢厂销售部门和市场经销商的沟通结果看,各钢厂5月的订单比较饱满,特别是针对国内基建和重点工程相关的长材品种,如螺纹、线材、无缝钢管等。
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对此的观察是,中国的结构调整刚刚开始,之所以说它刚刚开始,也就是我们库存的调整进行了一部分,但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政府政策的反向操作,结构性问题比过去更加严重。
这从一季度的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
一季度GDP增长,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投资达到30%以上,而对应的工业增加值只有6.1%。
财政投资刺激经济,相当于间接购买企业在经济下滑后积累下的产能,向企业传递着这样的信号,即最终政府会通过一系列振兴方案,帮助企业消化库存。原本在市场的自我调节中,因不适应竞争而倒闭的企业,在政府的投资中存活下来。
这存活下来的企业中就包括了前述的所谓落后产能。
许小年进一步的解读是,30%以上主要有政府驱动的投资,并没有带动企业的生产,而是买库存,买了钢铁买了水泥。这成为一季度近5万亿信贷流向的一个线索,也是实体经济去库存化的注脚,但也帮了这些落后产能形成的过剩产能的忙。
“政府还将加大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一位接近发改委人士表示:“从目前对高耗能产业实施的差别电价情况看,落后企业的产品仍有利可图。”
本报记者获悉,国家正在酝酿推出实施更严格的差别电价,并研究制定差别水价,压缩落后产品利润空间,促使产能落后企业尽快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