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钢企再绘重组路线图 宝钢进军中部版图再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7日 10:50  现代物流报

  □ 现代物流报   记者 杨世新 实习记者 宋飞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企业联合重组成为政策的重点,“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集中度。从产业集中度出发,大集团肯定是联合重组的龙头。

  在钢铁行业陷入最低谷时,钢铁行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成为政策面和企业的共识,对于解开中国钢铁行业多年的顽症提供了良机。“市场低迷,各个企业经营困难,因此企业重组的主动性增强。”业内人士分析。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目前这样的市场,事实上为兼并重组提供了一个好时机。”据中钢协、宝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很低,目前国内约有1200家钢铁企业,前66位只占总产能的79%,这与其他钢铁大国的产业集中度相去甚远。

  在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多重努力下,行业重组大潮涌来,新一轮重组集结号已经吹响。

  在宝钢的发展计划中,力争在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达到500亿美元以上,利润总额50亿美元以上;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宝钢在围绕规模扩张上,将实现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的战略转变,以及从“新建为主”到“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发展方式转变。——宝钢集团副总经理赵昆

  宝钢:进军中部 版图再扩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宝钢集团加快了战略重组步伐,继成功与八钢、宁波钢铁重组,即将实现与包钢合并后,又勾划出了进军江西重组整合路线图。

  事实上,宝钢集团进军江西省内的钢铁企业并寻找参与整合的时机,由来已久。2007年2月28日,江西新余钢铁厂300万吨薄板工程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达126亿元,是江西省“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同时是江西钢铁工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项目。由于项目面临资金问题,正欲拓展中部市场的宝钢顺理成章的来到江西,参与起该项目的合作,与新余钢铁展开业务上的联合,这成为宝钢接近新余钢铁的第一步。

  新余钢铁董事长熊小星对记者说,今年300万吨薄板工程将全面完成,届时新余钢铁年产钢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水平。

  新余钢铁位于国内钢铁行业第二梯队,产能为700多万吨,2008年实际产钢532万吨,公司旗下拥有一家上市公司新钢股份。作为江西省内的行业龙头,新余钢铁也是全国重点铁合金生产基地,旗下拥有主体单位25家,全资子公司14家,经济实体5家,同时拥有15家控股参股企业。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某高层曾明确表示,“市场、合作伙伴和资源是宝钢寻求发展机遇的条件”,随着宝钢的发展与壮大,宝钢将考虑与江西钢铁企业如新钢、南钢合作,“江西有可能会成为宝钢的生产基地”。

  今年3月1日,宝钢集团与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在宁波签署 《关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股权收购协议》和《关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合资合同》,宝钢集团投资2.214亿元,从杭钢手中收购宁波钢铁56.15%的股权,成为宁钢第一大股东。

  宝钢集团收购宁钢,是继重组新疆八钢、广钢之后,又一次跨地区的重大产业重组。宝钢也将借此实现年内突破粗钢4万吨产能大关。收购完成后,宝钢将再一次占据国内钢产量排名第一的地位。在战略上,宝钢集团也形成了辐射南部、东部、西北部的大市场格局。

  在宝钢的发展计划中,力争在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达到500亿美元以上,利润总额50亿美元以上;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

  “实际上,宝钢进入新余没有任何悬念,这是(江西)省里的意思。”据内部人士表示,江西省对于宝钢的入主寄予厚望,与宝钢并购八一钢铁相仿,宝钢并购新钢有浓郁的行政色彩。

  钢铁联合重组不在于它的规模有多大,钢铁振兴规划强调控制现有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调活整个钢铁行业。因此,兼并重组不单单是现有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未来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如何实施的重要举措。钢铁企业的发展不能单纯是量的扩张,而是主要在布局、结构上进行调整,打造强大的供应链,实现钢铁资源的优化配置。——首钢董事长朱继民

  首钢:入主长钢 做精“加法”

  对于钢铁业的联合重组问题,朱继民有着自己的判断:“近几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加快了兼并和重组的步伐,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有利于国家钢铁企业的集中布局,也有利于国家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更快地开展。”

  记者问及首钢与长治钢厂的联合重组,朱继民表示:“正在做尽职调查,而且相互之间从大家的认可和融合的程度应该说都是非常好的,现在正在进入决策阶段。”

  山西长治钢铁是山西省长治市国资公司控股的地方钢铁企业,目前产能规模300多万吨,主要生产建筑钢材。朱继民表示,之所以会参与山西长治钢铁的重组,主要是看中了长钢在中原地区覆盖的市场范围广,又靠近山西的矿产资源优势。而长钢的经营团队也看好首钢拥有的技术研发、品牌和管理优势。

  据悉,收购事宜是由长治钢铁厂发起,首钢将出资至少4.08亿元从长钢的股权所有人———长治市国资公司购买58.29%的股份,其余股份国资公司将以无偿划拨的方式转给首钢,从而实现首钢对长钢的全资控股。据业内消息传,首钢重组长钢后将投资70亿元用于长钢发展。

  最近几年,全球钢铁企业并购掀起一个个浪潮,比如最近印度钢铁集团并购英国CORUS公司。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显著标志,从实现节约发展来看对全球会有积极影响。

  “要联合就要有实质性的突破。”朱继民在谈到联合重组问题时直言不讳,“比如河北钢铁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采购、销售等实现了统一。但有的钢铁企业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磨合过程,这个磨合过程也正是企业实现兼并重组必须要迈过的一个路程,我认为兼并重组不单是企业的一个简单的组合,更多的是企业的文化融合、制度融合,包括管理上的融合,必须做到真正地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来提升集团的竞争能力。”

  对长钢与首钢的合并,长治市市委书记杜善学这样认为:“并购可以为长钢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因为长钢是一个老的国企,近几年也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中间走了点弯路。现在能够和首钢重组,这给长钢带来了很好的机遇。长钢的产品质量非常好,劳动者素质也很高,长钢和首钢重组后,也给长钢提供了一个做大做强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可以把长钢推向更好的发展平台。”

  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是在国家出台钢铁产业规划后第一个出台区域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省份。《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味着山西省钢企,由分散的五指变为强有力的拳头,因此将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山西省发改委工业处处长左金顺

  山西钢铁:吹响整合集结号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公布后,4月15日,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 《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是在国家出台钢铁产业规划后第一个出台区域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省份。这标志着山西省钢铁行业整合大幕已经开启。

  《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到2011年,山西省钢铁企业将由目前的200多家减少到50家左右。到2015年全省钢企只保留到10家以内,太钢集团将通过大范围的联合重组,由1000万吨级别跃升至3000万吨。“到2015年,太钢集团产能占全省钢铁产能由目前的25%提高到67%以上。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太钢集团将一统山西钢铁江山。”太钢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因此,要达到占全省67%的产能,也意味着太钢兼并重组的企业还不止这一家。”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表示,“危机加深,将出现更多的兼并重组机会,有利于我们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强做大。”

  可以预见,在世界钢铁业并购愈演愈烈、外资争相抢滩中国钢铁市场的大背景下,在国际国内钢材市场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内钢铁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行业整合潮流不可抗拒,“未来几年,并购重组将成为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山西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

  国内的兼并重组,企业有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从销售、市场、资本运作等等方面加强融合,比如河北钢铁集团就有实质性的突破,“整合后实现了采购、销售、资金运作的统一。这是兼并重组的最终目的。”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如是说。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