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行为文化体系化建设研究(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1日 17:57  《企业文明》

  人们常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先不计较这话是否合理,至少说明企业家对企业和企业文化的影响之大。企业家行为展现的是企业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家的个人能量和影响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其他成员参与很少。企业家往往把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移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中,对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与企业命运休戚相关。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核心团队不断融入新的成员,企业家个人的作用逐步弱化,领导者群体的作用在逐渐增强,但是企业家、特别是富有魅力的强势型企业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力在中国现实环境中还是非常大的。比如,联想与柳传志、海尔与张瑞敏、华为与任正非……企业家的身体力行和实践倡导是企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其他群体的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行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家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企业模范人物行为

  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来自于员工当中,比一般员工取得了更多的业绩,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显现。员工对他们感觉很亲切,不遥远不陌生,他们的言行对员工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群体成员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群体成员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企业应该努力发掘各个岗位上的模范人物,大力弘扬和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的行为“规范化”,将他们的故事“理念化”,从而使企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得以“形象化”,从而在企业内部培养起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用以激励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员工能够顺利完成从“心的一致”到“行的一致”的转变。

  企业员工群体行为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当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普遍为员工群体所认同和接受,并自觉遵守、实践时,才能形成企业文化。员工群体行为即是指各类员工的岗位工作表现和作风、非正式企业活动和业余活动等。由于员工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创造效益,他们往往因为在一线与客户、供应商打交道而充当企业形象的直接代言人,在社会公众和顾客的认知世界里员工行为往往被知觉为企业整体行为。因此,员工群体行为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同时,企业价值观的实现也最终体现在价值观能否贯彻到这些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当中,能否贯彻到他们的日常操作和服务行为活动中。

  塑造员工群体行为有多种方式,比较有效的做法是进行价值观管理,通过价值观引导、行为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不断强化和修正,使员工自觉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使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同企业发展相融合,主动按照价值观的倡导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加强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的

  重要意义

  首先,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没有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就无法实现。人作为企业的构成主体,其行为当然蕴含着丰富的企业文化信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文化最真实的表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优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成败,通过观察员工的日常精神面貌、做人做事的态度、工作中乃至社交场合的行为表现,就可以作出大致准确的分析判断。理念说得再美,制度定得再完善,都不如做的实在。

  其次,行为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环节。?

  没有行为文化,理念和制度都是空谈。在企业文化构成的层次关系中,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思想源泉;制度是理念的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物质文化是人能看到、听到的、接触到的企业具象的表现形式,但是这三个层次都是通过行为文化来表现的。企业行为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行为与企业精神、价值观和制度不一致,理念就成了海市蜃楼,制度也将是一纸空文;物质文化是行为的表现,有什么样的行为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   

  第三,行为文化建设是实现价值观管理的必经之路。?

  行为规范不是制度,而是倡导。制度是硬性的,而行为规范会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段。如企业制度不会写上司用什么样的态度与下属谈话,行为规范就可以写出来。行为文化就是通过文字规范进行约束,慢慢变成员工的习惯,不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会被文化无形的力量纠正,不认可这种规范的人会被企业排斥。当员工已经完全接受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时,员工的行为会超过制度的要求。所以当员工的价值观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致后,规章制度就退后了,制度约束的行为已经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这就是以价值观为本的组织控制,是价值观的巨大力量。

  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方式与方法

  仁达方略认为,构建行为文化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从构建先进文化理念入手,进而确立行为准则,构建科学的行为模式,制订完善的行为规范,形成完善的保障制度,并辅以典型示范和行为强化,从而达到导向明确、行为规范、活力迸发、形象优良的效果。

  构建价值理念体系,利用先进理念引导行为。

  员工的价值观念是行为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支配人的行为,决定着企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构建行为文化体系的首要任务是从观念层面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导向,并使这种思想观念得到全体员工的认知和认同。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先进的理念往往具有强大的牵引力、激励力和凝聚力,能够引导员工行为。当企业凝炼提升出企业文化理念之后,企业往往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宣贯这些文化理念,进而潜移默化地通过这些理念来引导员工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大脑中重复地思考一件事情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去完成这件事情。

  除此之外,要想使员工的这些行为深深扎根,还需要辅以必要的培训引导。企业对文化理念的培训和宣传应立足于员工的日常行为,用理念引导行为,用行为诠释理念,以避免员工听时感慨激昂、回到工作岗位时依然我行我素的空洞抽象式的培训。理念宣贯的形式要务求丰富多彩,确保理念故事化、理念人格化、理念形象化。

  领导者率先垂范,引领员工行为。

  在一个企业中,领导不仅是决策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行为文化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事实上,每个员工都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一个预期。比如,公司提倡一种行为,如果是某个员工的话,他是不敢或不愿去违背的,但当他看到领导没有遵守这项规定的话,以后遇到某种情况,他也会尝试着去侵犯制度的权威,直至无所顾忌地去违反制度为止,因为从领导那里已经找到了可以违反的理由。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在的企业中表现非常明显。去年我们去一家金融企业调研,企业办公室墙上明明张贴有一个规定:“办公区域不许抽烟,违者罚款50元”,但是同事们依然是一手拿烟卷,一手抓鼠标。究其原因,原来是老总带头先开的戒,大家也乐得跟随领导步伐了。

  以行为规范化为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