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财经杂志:新能源车 漫漫长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 20:37  《新财经》

  文/王概

  就新能源车的发展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正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国内车企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则有可能在全球领跑这一产业

  如果新能源车能够梦想成真,则2009年应该被记入史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新能源车的技术标准、操作细则和实现方式等成为热点话题。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而言,金融危机或将成为一大推动力。新能源车被认为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下一站,许多国家都在加大研发力度,希望拔得头筹,中国也有这个机会。梦想虽然美好,但唯有正视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实际难题,才有实现的可能。

  危机遍地 新能源车迎来超越机会

  金融危机爆发,导致欧美车市的低迷,以通用为首的“底特律三强”以及包括丰田、本田在内的汽车巨头们内外交困。

  对中国车企来说,“兔子睡觉”的时候正是迎头赶上的大好时机。但如果中国汽车业沿袭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美国汽车业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汽车业的明天。况且,在传统的发动机、变速器以及电子产品等高科技领域,中国本土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们的差距太过巨大。国内没有一家自主汽车企业拥有研发世界一流水平的发动机、变速器、ECU等实力。在那些名义上50∶50股比的合资企业中,中方实际上只不过是个“傀儡”。在五年前的东京车展上,日产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曾以这样的口气说:“合资企业中方合作伙伴,除了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和销售渠道外,对实际经营和管理的贡献几乎为零。”直到今天,笔者仍未看出这一现象有所改变。

  从技术上层面看,科技的发展使传统汽车的能效不断提高,但终究有限。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急速增加,使得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6年中国新车销量以712万辆超过日本(574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车消费国。2009年1月,中国销售汽车73.55万辆,月销量首次超过美国(65.9万辆)。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则很有可能在今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汽车的过快增长为能源安全埋下伏笔。

  新能源车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提升国内汽车企业的科研水平,在国外汽车产业投资思潮衰退的时候赢得超越的时机。节能环保技术若能够得到广泛推广,则不仅可以减少相关国家对中国碳排放的指责,更是为国内的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大幕初起 新能源车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1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这个规划里,新能源车首次被提到了战略高度,在今后三年时间里,新能源车将与企业创新、技术改造等一起分享10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

  2月6日,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见诸报端。2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委在京为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授牌,进一步明确财政补贴的标准,并对推进试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根据规定,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将成为新能源车的试点城市,其中长度10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车受益匪浅。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分别补贴50万元和60万元。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汽车根据混合程度和燃油经济性分为5档,最高每辆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

  政府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但从市场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却面临着太多的难题。2007年12月13日,长安杰勋HEV混合动力车正式下线,该车据称从整车、发动机到混合动力系统,均完全由长安自主开发,但是,下线一年多仍未上市。笔者从负责其车辆改良的技术人员处得知,该产品在技术上仍不成熟。一些人的急功近利以及过高的制造成本,最终使得这一产品沦为“躲猫猫”车型。

  高企的制造研发成本带来过高的单车售价,一辆比亚迪F3DM的售价是两辆F3的价钱。消费者不是傻子,在高价格面前,任何爱国或者保护环境的口号都会不堪一击。有媒体曾经对比亚迪的F3DM算过一笔细账,如果将F3DM节约的资源换算成现金,消费者至少需要七年才能够达到与普通F3的支出平衡。

  过高的售价导致新能源车乏人问津,而没有销量的支撑,再好的新能源车也是空中楼阁。不论是合资的丰田普锐斯、君越混合动力车还是比亚迪的F3DM双模电动车、奇瑞A5 BSG,市场表现都差强人意。丰田一直被称为混合动力车的领军企业,旗下普锐斯混合动力车2008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但在中国内地上市三年,销量总计不足3500辆,2008年制定的1000辆销售目标也未完成,实际销量为899辆。强者的销量也不过如此,其他几个后进者的作为就可想而知了。

  政府直接补贴是为了解决售价高的难题,此前一些地方已经采取相关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各地执行力度不一,收效欠佳。现在国家采取统一的方式,对新能源车进行推广试点,一方面是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实质性的支持让车企们保持研发生产的热情。但光靠政府补贴,难以解决车企的温饱问题,关键是要市场培育。

  新能源车进入市场,除了价格高,相关的服务配套设施也是一大难题。此外,消费者对其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仍存疑虑。政府采购或许是短期内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这样,既能缓解车企的资金困境,也能增加一般消费者的信任度。

  标准之争 新能源汽车如何决胜未来

  新能源车发展中遇到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技术标准缺失。标准上的混淆不清就会引发“诸侯混战”。按照行业普遍认同的“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的说法,相关企业急急忙忙上项目、出成果,实际上是希望成为未来标准的制定者。

  如果技术标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一旦新能源车进入大范围商业化运营阶段,就会更加混乱,“各自为政”,林林总总的新能源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相互之间无序竞争,很可能市场还没有真正运转起来就胎死腹中。

  在这次全国“两会”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率先提出了出台甲醇汽车标准的建议。按照《BP世界能源统计2006》测算,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采四十年,天然气可供采六十五年,煤炭则可供采一百六十二年。中国是富煤贫油国家,在已经探明的能源总储量中,原煤占87.4%,原油仅占2.8%。因此,用煤炭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是符合国情的。如果能够出台技术标准或准入制度,实现甲醇汽车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或许指日可待。如果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进一步细化,形成指导标准,就可以逐渐打造新能源车的产业链,发展上下游产业,如高效能电池、生物燃料等。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就能明白统一标准的重要性。“山寨”手机的畅销,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价格低廉而且功能完善。但如果脱离了MTK平台(统一的手机操作平台),“山寨”手机不可能有如此的风光。MTK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块手机芯片,而是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因为有了该平台,生产手机变得简单。同样,有了统一的技术标准,新能源车才能真正步入一个健康而有序的市场。当然,这需要时间。

  在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或不确定的情况下,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新能源汽车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和竞争力的道路,通过技术的超越、市场的培育认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在未来市场中的真正突破。

  新能源车

  按照发改委定义,新能源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五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