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 青
业内预期的成品油价格下调终于在15日得以明确。15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6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3元和0.26元。
卓创资讯数据模型监测,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300-310元/吨,将对CPI涨幅的直接拉低0.007%左右。不过,油价的下滑将减少运输成本,通过成本传导,进而加深对CPI涨幅的拉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价后,石油企业利润下滑,亏损加剧。据卓创资讯测算,此次汽柴价格下调4%后,两大炼厂的利润将大跌168元/吨左右,双双陷入亏损态势。届时中石油的炼油亏损将在318.3元/吨左右,而中石化炼油亏损在54.16元/吨左右。
而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石化炼油板块业务营业亏损164亿元;中石亏损300.19亿元,大幅拖累其业绩,而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后,对其业绩亏损是雪上加霜。
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是2012年以来计价周期最长的一次调价,历时2个月。根据业内机构的检测数据,此次调价稍有滞后。此前,业内机构根据跟踪的三地变化率数据,一致预计12日打开调价窗口。
而根据发改委的检测数据,截止到11月14日,国内油价挂钩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下跌4%。而金银岛数据检测则显示,11月14日三地(辛塔、迪拜、布伦特DTD)原油当日均价每桶108.420美元,近22个工作日均价每桶108.376美元,较9月7日基准价下跌4.36%。
对此,业内猜测下调推迟是“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改革”即将推出的先兆。
然而,卓创资讯研究员表示,推测不合理,因为定价机制完善改革的方向是“缩短调价周期,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机制运行透明度”,就是要改变国内成品油调价滞后的问题,这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目标不符合。
今年以来,调价较为频繁,国家发改委共8次调整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其中4涨4跌。累计汽油上涨250元/吨,柴油上涨290元/吨。
卓创研究员分析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流动资金充裕”导致国际油价宽幅振荡,大涨的大跌的国际油价,导致成品油价格调价频繁。另一方面,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较为及时,是2009年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在调价及时性上表现最好的一年。今年调价及时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来看我国的CPI大部分时间处于可控范围内,成品油调价尤其是上调价格对于经济通胀影响有限,因此延后调价较少。这样体现出成品油定价机制向市场化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接下来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改革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