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凯
两年前,包括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晶澳太阳能、赛维LDK等13家光伏企业发布《洛阳宣言》,宣称要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成本每千瓦时1元的上网电价目标。
如今,这个目标已提前实现。记者多方获悉,国内最大的光伏企业之一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英利”)的发电成本已经降低到1元/千瓦时以下。英利集团内部人士证实了上述说法。
长期以来,制约国内光伏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便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远高于常规电力。1元/千瓦时的成本被认为是光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临界值。
2010年8月份的光伏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最低中标电价约为0.73元,已经低于1元以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称,在目前的条件下,光伏发电成本还很难普遍做到1元/千瓦时以下。但他认为,2012年1元/千瓦时的目标将能基本实现。
一元成本价
5月20日晚间,英利将公布2011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发稿,相关数据还未公布,但分析人士预测,根据相关数据测算,英利的光伏发电成本在一季度将低于1元/千瓦时。《洛阳宣言》使“一元工程”正式成为国内光伏产业的共同目标。只有发电成本低于1元,企业才会有可能形成盈利空间,其积极性便会提高。
这意味着两年前的“一元”目标将得以实现。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由于拥有光伏行业完整产业链,该公司被认为是业内成本最低的光伏企业。
光伏发电的成本分为三个部分: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材料和设备和相关配套。此外,还包括建设电厂的成本,比如土地、电缆等其他的配套。
这其中,组件成本占据了光伏发电成本的70%~80%。熟悉英利的人士称,在光伏领域,英利的组件价格一般都卖得比同行更低,因为它们拥有自己的硅料,成本更低。
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曾告诉本报,光伏组件的成本中,上游硅料的成本占据了60%以上。在国内,硅料绝大多数依赖于进口。“目前,英利的硅料仅有60%多依赖进口,并且随着硅料厂的相继投产及扩产,硅料的对外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英利相关人士称。
2010年8月份,英利宣布,旗下子公司六九硅业正式投产。六九硅业是英利旗下主要生产硅料的子公司。此外,根据规划,到2013年,英利还将在海南建立3000吨电子级硅材料项目。
据上述人士透露,目前英利的硅料仅有1000吨,若两个项目6000吨全部达产,将大大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此外,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也很关键。目前,英利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分别达到19.89%和18%。这是目前此两类太阳能电池用于商业化生产的最高转化率。据测算,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发电成本可降低约7%。
能否实现?
事实上,早在2008年,英利便在敦煌10兆瓦光伏特许权招标项目中提出0.69元的超低价。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曾称,即便是这个价钱,英利仍然有利可图。不过,0.69元的价格最终并未被采纳。
在2010年8月第二期的特许权招标中,所有项目的最低报价均跌破1元/千瓦时,最低报价为新疆哈密20兆瓦项目的约0.73元/千瓦时。
孟宪淦称,第二期特许权项目的招标企业基本上都是央企,并不能真正反映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相对而言,像尚德、英利这样的龙头民企的数据更加可信,它们光伏发电的成本走势决定着整个行业的走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企业高层称。不过,在孟宪淦看来,若按照合理成本+合理利润的原则,目前还很难将发电成本降到1元/千瓦时以下。“像英利这样的企业毕竟少。不过,经过预测,2012年基本能够做到发电成本1元/千瓦时以下。”孟宪淦说。
上述不愿具名的光伏企业高层称,目前光伏发电千瓦投资在1.8万~2万元之间,相对应的上网电价为1.3~1.5元。
目前,有保利协鑫投资4.2亿元,总装机容量20兆瓦的徐州协鑫地面光伏电站成为国内光伏发电千瓦投资最低的项目。
该项目是国内迄今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孟宪淦透露,该项目最低能够做到千瓦投资1.6万元,相对应的每千瓦发电成本接近1元,但利润微薄。“预计到2015年,光伏发电千瓦投资将降到1.5万元,届时将能够完全实现发电成本每千瓦时1元。”孟宪淦称。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