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11月份保险品牌财经媒体曝光度观察报告

    福建 2010-12-20(中国商业电讯)--中金在线财经搜索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11月份,国内财经新闻共曝光有关“保险”的新闻10600篇,较之10月份的10100篇上升了4.95%;11月份保险品牌总曝光度6065篇,较之10月份的7295篇下降了16.86%。这两项数据在11月份一升一降,保险品牌总曝光度降幅较大。11月份,重磅消息频出,其中影响最大的的保险新闻莫过于“银监会叫停银保驻点推行"1+3”模式”,11月的保险业动态就围绕这一条主线展开。“民生人寿新一轮增资”“安诚财险10%股权1.2亿元挂牌”等有关险企增资的新闻也是一大重点。11月,“平深重组方案获平安股东大会通过”,“平深恋”曝光度度大大提高。“阳光保险股权迷雾”“新华人寿140亿增资完成”等引人关注。保监会整顿风暴11月继续进行,“阳光保险29个分支被罚307万”, “国寿等14家险企领25张意外险罚单罚206万”等消息层出不穷,由此可见保监会整顿市场的决心。 

    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中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八的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泰康保险、新华保险、阳光保险、中国人保、大地保险;前11个月中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八的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泰康保险,阳光保险,太平保险。从两项数据比较可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的关注度一直占据前三甲,排名波动不大,但是后五位的排名变动较大。 

    11月份外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友邦保险,中意人寿,信诚人寿,安联保险,中英人寿;前11个月外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友邦保险,安联保险,光大永明保险,金盛保险,信诚人寿。从两项数据比较可知除友邦保险稳居首位之外,其他位次的外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波动性较大。 

    除各保险公司外的其他热点词搜索,在保险产品曝光度方面,“家财险”、“分红险”、“车险”、“投连险”、“万能险”受到更多的关注;11月受关注的保险业新闻事件有“银保新规”、“平深恋”、“ 阳光保险股权迷雾”、“新华保险增资上市”、“保险资金不能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等。常规搜索热词有“保险公司”、“保监会”、“ 社保”“保费”、“ 银保”、“理赔”、“保险股”等。 

    统计数据表明,保险品牌曝光度的高低与保险公司实力关系很大。规模越大,综合实力越强的保险公司排名越靠前。而保险公司的一些突发新闻事件也比较能引起媒体的关注,主要是一些股权变动和投诉类的新闻事件,从而拉升该品牌当月的曝光度。随着险企新一轮的增资上市潮的兴起,有关保险公司股权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的放大。此外,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而且保险中介市场长期存在着敲诈、虚假销售、扰民等众多违规行为,所以一些投诉类事件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不断被曝光的投诉事件和保监会的整顿风暴影响持续深远。各大保险公司在埋头苦思要怎么样提高销售业绩的同时,也应该停下来看看消费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做一个负责任的保险保险品牌,应该是保险公司今后的主要方向。以高的品牌质量和良好的服务口碑,提升保险品牌的认知力,以树立正面的品牌形象促进保险品牌的曝光。 

    统计数据显示:一,中资保险品牌比外资保险品牌的曝光度更高,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必然现象。中资保险公司发展已久,拥有庞大的机构网络,经营区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业务员广泛地深入到市场中去,在客户中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国内保险市场的主体。国内的保险市场基本上处于中资保险公司寡头垄断的状态,消费者对大品牌的依赖性比较高,这在曝光数据中得以体现。其中以上市保险公司的曝光度最高,原因在于,上市保险公司有上市公司成为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信用背书,加之有雄厚实力做后台。博得大部分公众的信赖。与中资保险相比,由于政策与业务范围的限制,市场份额和知名度都较低,从而导致其盈利状况较差,品牌曝光度处于低位。但即使如此,外资保险公司不改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经过重组洗牌的外资保险公司又开始在中国开疆破土,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方股东的资源优势和外方股东寿险行业的经营经验,近几年的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开始呈环比增长之势。随着外资保险公司“中国化”日渐推进,品牌曝光度迅速回升。二、寿险品牌比财险品牌的曝光度更高。受长期消费观念的影响,加上寿险品种多于财险品种,客户对寿险的青睐度远远高于财险,曝光度出现差距。不过国十条明确鼓励保险混业经营,寿险财险业务互相渗透,综合性保险公司成立,相对弱化了保险品牌对“寿险”和“财险”的区分度,可以预见,财险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提高,曝光度随之上升。(注:外资保险品牌曝光数据是按寿险品牌来统计,这与外资在中国扩张进程有关,中资财险公司的垄断格局短期难以打破,外资财险的市场份额少,基本不会影响其曝光度。) 

    近年来中资保险公司发展迅速,品牌花样繁多,并且有三大保险公司成功上市,但是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是受国人消费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保险并不是特别热衷。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的自身问题,主要是保险品牌与保险服务的脱节,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是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服务这一关键环节,保险市场乱象丛生诟病颇多,导致很多消费者谈“保”色变。不过随着保监会重拳出击,连续出台一系列监管措施,保险市场运营日益规范,加之外资保险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虽然短期内对中资保险冲击力不大,但是长远来看,影响还是很大,中资保险公司不应沉浸于现状沾沾自喜,应该放远眼光,努力地加强自身的实力,迎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