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雷声与小雨点:警惕土地违法“假问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 21:15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单一良报道

  三部委首次联合遏制土地违法——据有关知情人士透露,依照国土部、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即15号令),2010年土地违法问责名单已经基本确定,问责工作近日就将启动。

  一次“大雷声”的问责风暴即将打响。但由于土地问题涉及各方利益,特别是一些违法土地中还隐含一些政府官员的“寻租空间”,“雷声大,雨点小”、“雨点大,难湿土”等问题也令人担心。

  因为国土部此前立下的承诺清理闲置土地的“军令状”:7月督察,8月约谈,9月问责,10月查完。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现违法用地行为3.5万件——处理这么多违法用地行为,远比处理国土部5月底公布的2815宗闲置土地更艰难和复杂。“法不责众”和“大事化小”的担忧自然就会浮现。

  国家制定的“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很有可能被这些隐藏的违法用地所突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又比上一年度减少29万亩。这已经是耕地面积第12年持续下降。与1996年的19.51亿亩相比,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26亿亩,相当于减少了一个大省。

  对于即将到来的土地问责,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一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压力极大”。国土资源部日前已约谈部分土地违法严重地区的市政府负责人,挂牌督办一批重大典型案例。

  “如果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不到处理,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也会影响到政府的权威和信用,更是对其他遵纪守法者的不公平。”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违法违规的事情,非常重要,这并不仅仅关系着某一个问题能否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而且还会在社会上起到一种示范效应,引发连锁反应。

  同时,“假问责”也会成为本轮行动的主要障碍。比如,因批地程序违法,简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段成武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调离市长岗位;短短一周之后,资阳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就通过了段成武为资阳市财政局局长的任命。段成武迅速转换角色,成为地级市要害部门一把手。

  有专家认为,一方面,对重大、典型的违法违规案例进行问责,可能绕不开和地方政府的“讨价还价”。不难想像的是,国土资源部和地方政府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将具体的案例“大事化小”的过程。出于维护地方声誉、保护官员等目的,有的地方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和借口,遮蔽或淡化土地违法的事实。另一方面,如果仅对重大、典型案例进行问责,而对其他违法违规案例责任人仅给予警告、批评等“挠痒痒”的处罚,难免会留下一种心理暗示:只要不是严重的土地违法,就没啥大事。

  所以说,在此轮清理土地违法的过程中,应该尝试建立政绩考核捆绑执行力的常态机制——唯有将执行政策的行动内化为地方政府的主动出击动力,处理土地违法问题才不会动辄需要进行全国式的普查。对政府而言,则必须尽快摆脱财政对土地的依赖,从土地财政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唯GDP论”思想的指导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大规划”、为建新城新区而大拆大建。结果由于规划面积过大,导致超量占用耕地、土地“开而不发”现象严重,成为土地违规开发和大量闲置的重要缘由。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