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8家央企阳奉阴违借保障房曲线开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9日 10:42  舜网-济南日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78家主业不是房地产的央企退出地产业,期限是“几月”还是“几年”?按照国资委的文件,3月18日以后的两周内,78家央企需上交退出方案,随后半年内将逐渐退出。但是记者获悉,自从国资委发布“清退令”半年多以来,78家央企至今未见退出“非主业地产”。

  没有资金接盘成为问题关键

  国资委的“清退令”为何难以见效?有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原因在于“没有资金接盘”。目前,央企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大约6607亿元,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地产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记者据此计算,即将退出的78家央企的地产资产总额约为991亿元,占15%。这意味着,近千亿房地产资产被滞留在78家央企内部,并没有剥离出来。

  那么,尚未剥离出去的991亿元地产资产接下来该如何处置?上述接近国资委的权威人士指出,78家央企正陷入一种困境。具体说,这种困境集中表现为两方面:其一,由于挂牌的地产资产无人接盘,所以78家央企干脆不再挂牌;其二,78家央企的下属地产子公司为了未来几年的盈利目标,目前仍在四处寻找股份合作、合作开发等间接形式进入房地产。

  央企涉嫌打“擦边球”

  “我正在一个三线城市调研,重点任务是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协商如何开发土地。”一位属于78家退出名单的央企副总对记者表示。据这位不愿具名的副总解释,由于他所在的公司是某大型央企的下属地产子公司,管理层正在计划通过集团公司的一些产业政策,试图从三线城市获得土地开发项目。而在项目开发上,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商品房+保障房”模式。其具体含义是指,先以保障房的名义拿地,然后分出一部分土地建设商品房,另一部分土地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

  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78家央企面临退出地产业务的政策限制,那么这些央企返身参与保障房的开发建设,是否涉嫌打“擦边球”?是否应该得到允许呢?据记者了解,作为78家退出地产的央企,其中多数地产子公司有参与保障房开发的计划。“至于政策方面,这确实需要进一步明确。”前述央企副总对记者解释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