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成果发布稿

    广东 2010-09-26(中国商业电讯)--第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澳中小企业博览会,在中澳双方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天圆满完成大会各项活动内容。本届中博会以“绿色、低碳、创意、创新”为主题,以更贴近中小企业需求、更专业的供需企业对接、更具针对性的活动安排、更优良的展会服务,达到了“加强合作,扩大交流,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的预期目标,尤其是在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届中博会的主要成效如下: 

    一、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新商机 

    本届中博会中小企业参展、参会积极踊跃,企业对接洽谈成效明显。4天来,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3000家中小企业和60个参会团组,与境外35个国家和地区的871家参展企业和45个参会团组,通过展示、洽谈、研讨等方式进行了交流和对接。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5328个国际标准展位,迎来了21.04万人次的参会客商。 

    本届中博会不仅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实物展示,而且还有众多产品推广展示;不仅有各省(市、区)投资环境和项目推介会、中小企业采购说明会等“一对多”、“多对多”的项目推介、技术交流活动,而且还有“一对一”、“点对点”的业务洽谈和对接。展会期间,组委会及各参展单位组织的项目推介、研讨交流等集体交流活动超过50场次,参与人员近8000人次。市场推广、项目对接、交流研讨等活动的规模为历届之最。组委会秘书处组织的“一对一”对接活动,有来自境内900多家企业的1644个中高层管理人员,与3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对接,对接比例超过1:5,高于外方提出1:3的标准,大部分企业对洽谈效果表示满意。 

    通过实在、有效的展示和交流,不仅使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认识了参展企业的技术、产品和品牌,而且为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和队伍、提升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外中小企业赢得了广阔的新商机。 

    展会期间,达成合作项目一批。如,新疆哈密地区企业与广东企业达成合作项目4个,项目总额为4.067亿元;新疆兵团代表团达成签约项目22个,项目总额为145.785亿元。此外,因上届中博会结缘的中国建筑照明领先企业AD照明与西班牙知名工业设计公司STIMULO(占米奥),经过一年的深入交流,在本届中博会期间签定了具体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就照明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工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二、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拓展了新视野 

    本届中博会围绕“绿色、低碳、创意、创新”的发展方向,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拓展了创新发展的视野。 

    一是以“转型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举办了为期一天半的中澳中小企业高峰论坛。邀请了中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著名专家,交流探讨未来经济与市场环境变化趋势,以及企业创新转型的方向与路径,并通过知名企业家现身说法,以成功案例和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提供最有效的理论指引和实践经验。活动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积极响应,除最后半天的闭门会议外,其他两个半天的论坛活动,共有近3000人次参加。 

    二是以“融合、创新、以信息化推动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为主题,举办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活动。围绕如何借助先进的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实现快速反应、降低成本、提升管控能力等热点话题,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专家以及一批优秀企业的代表,做了精彩的发言,吸引了300多名政府管理人员和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到会。 

    三是以创意设计、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举办一系列研讨活动。在本届中博会新设立创意产业展区、环保节能技术展区的基础上,举办创意产业国际贸易论坛、“香港·创意·品牌”研讨会、中澳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论坛、亚欧中小企业发展研讨会、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多项专题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和经验的分享,探讨中小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创意、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此外,展会期间还举办了资源配置和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转移政策和招商引资等的多项专题培训,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聚集发展。 

    三、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更是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尤其是解决成长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阶段资金的瓶颈制约,本届中博会不仅设立金融服务区,由24家银行和21家担保机构抱团参展,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现场的讲解、推介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对金融产品的认识;而且还针对优秀中小企业成长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举办股权融资论坛和项目对接活动。 

    本届中博会的股权融资论坛和项目对接活动,受到投资人和中小企业的热烈欢迎。超过60家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相关服务机构的116名合伙人和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活动。会议研讨和交流了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如何与资本合作、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借力风险资本快速发展、企业如何通过上市打造成百年老店、股权投资对企业带来的增值服务等中小企业关注的话题。在项目对接阶段,有来自广东、上海、黑龙江、河北等地的12家精选企业参加路演。为期一天的活动中,参与的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超过400人次。 

    此外,本届中博会还在展馆现场提供了信息网络、软件设计、服务外包、企业培训、技术支持、政策咨询、转移园区等服务。众多优秀服务机构集中参展,在现场开展服务推介和业务对接。为中小企业谋求解决融资难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四、为促进我国与澳大利亚中小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新舞台 

    澳大利亚作为本届中博会的主宾国,共有近300家企业和机构、8个代表团参展参会,展示面积10000平方米,占全部展示面积的1/10,所占比例为历届主宾国之最。据澳大利亚方面介绍,目前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澳大利亚4.5万多家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中,只有4500多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因此,澳大利亚相当重视中博会这一平台,此次参展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参展规模也是澳大利亚参加海外会展之最。 

    澳大利亚展馆现场展示活动丰富多彩,每天参观的人流川流不息,达到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澳大利亚、了解澳大利亚的目的。如,在葡萄酒展示区域,60家澳大利亚葡萄酒企业聚集一堂,开放式的摆设、家庭式的气氛,客商及市民不仅可以慢慢品尝葡萄酒,还可细听品牌历史,感受个中文化。又如,时装表演区,热情、奔放的演绎,使国内客商加深了对澳大利亚时装设计水平和品牌的认识。 

    为帮助澳大利亚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组委会不仅按1:3的比例为澳大利亚参展企业落实国内对接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洽谈,而且还举办集中的专题推介,让澳大利亚客商了解我国相关的政策和营商模式。如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专门组织了 “进口葡萄酒的中国发展机遇”的专题活动,邀请专家讲解我国酒类的监管政策和保税政策,介绍葡萄酒的运营模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30多家澳大利亚企业代表和100个国内葡萄酒经销商和投资人参加了研讨,企业反响良好。 

    此外,澳大利亚还借助中博会这一平台,举办了建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营商方略等研讨会和健康食品、葡萄酒、澳洲牛肉等专项产品的推介活动共12项。通过展示和交流,为中澳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为提升中博会的国际化程度建立了新机制 

    综合性、服务性、唯一性、国际性,是中博会区别与其他展会的显著特点。自温家宝总理倡导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办为“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来,中博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是从第二届开始建立主宾国制度;二是从第五届开始,亚欧会议成员集体亮相,设立“亚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馆”。本届中博会,国际化的程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展会的办展制度进一步完善。一是设立“欧洲馆”,根据温家宝总理今年在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提出,在中博会设立欧洲馆的构想,本届中博会“欧洲馆”设有国际标准展位超过100个。二是建立了“名誉主宾国”机制,曾参加过中博会的主宾国,在以后的中博会中将获得“名誉主宾国”的优惠待遇。展会期间,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历届主宾国的组展单位,被授予“中博会名誉主宾国组展机构”称号。 

    六、为博中有专的办展方向积累了新经验 

    为提升中博会的办会效果,吸引更多的专业客商参会,本届中博会在“博中有专”的办展思路上探索了一些新做法:一是坚持按行业划分展区,并对展区进行了规划和整合。在各省(区、市)的共同努力下,本届国内参展企业行业相对集中。这既有利于参展企业与专业客商的对接,也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参展企业间的交流。二是尝试采用非计划性分配的方式分配展位。如,广东民企名品馆,首次采用评审的方式,择优选择11个地市的名优产品集中参展,效果良好。三是按客商需求设立新的展馆。如,创意产业馆,参展的企业主要是设计公司、动漫企业。根据客源情况设立展馆,可更好地吸引行业内的杰出企业参展。四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展会期间发动行业协会举办行业性的推介活动,为参展商提供更专业的信息,更专业的业务对接安排。 

    此外,本届中博会还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广大参展参会客商提供了指引、问询、展馆现场安保等服务。这些经验,将为继续办好中博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博会组委会秘书处

2010年9月18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