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缅油气管道破解马六甲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9日 17:35  大众网-齐鲁晚报

  谈判>>初期关注点不同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计划早在2004年提出。据了解,中缅油气管道总体上是气、油双线并行,从皎漂起,经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缅中边境地区进入中国的瑞丽,再延伸至昆明。管道全长约1100公里,预计管线总投资约为20亿美元。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境内段长793公里,中缅原油管道缅甸境内段长771公里。两条管道均起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皎漂正在建设配套原油码头设施。

  油气管道初步设计输油能力为每年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原油、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来自缅甸近海油气田,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根据规划,2010年中方将在缅甸建成30万吨原油码头,2009年10月31日,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工作船码头已在缅甸若开邦马德岛开工建设,今年还要在缅甸开建60万立方米的油库。据报道,2013年,中缅油气管道或可通过管道正式向中国输送石油。

  谈判初期,中缅两国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对缅甸而言,主要是希望把近海开采的天然气卖出去,缅甸盛产天然气,但石油产量不高。对于中国而言,除了天然气,中国还希望建设一条石油管道,把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从缅甸输送到国内。油、气两条管道同时铺设则更为经济。

  竞争>>印度是最大对手

  在中缅接洽谈判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不少外国公司的竞争,主要来自韩国和印度。韩国大宇公司早就参与缅甸石油天然气开发,但是大宇公司要把缅甸的天然气液化,并运回韩国或出售给他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多方的竞争中,韩国处于弱势。

  而印度则是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印度与缅甸也有着良好的双边关系。印度最早的竞争方案是从缅甸铺设输气管道,过境孟加拉国,到达印度。但是印度和孟加拉国在管道过境谈判上一直不顺利。

  有媒体报道说,孟加拉国提出的条件算不上苛刻,但印度还是不愿意满足。印度的第一方案因此泡汤。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又提出绕道铺设输气管道,但是这不仅成本太高,而且管道安全上也难以保障。

  反对>>西方舆论横加阻挠

  从计划提出到开工建设,中缅油气管道一直吸引着外界的关注。国际上的反缅政府势力散布谣言,不断诋毁。国际上一些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力也试图借机推波助澜。

  例如2009年9月,西方媒体就曾联手缅甸的流亡组织诋毁中缅合作。当时,由在孟加拉国、印度和泰国的缅甸流亡人士组成的“Shwe天然气运动”组织,发布题为“权力走廊”的报告,声称要曝光中国如何“上马兴建一条横穿缅甸腹地、长达4000公里的油气管道”。 该组织称,“管道将经过缅甸许多村庄,引发强制拆迁、环境破坏及人权侵犯”。

  美国之音、路透社等西方媒体都替这个流亡组织做宣传。路透社声称,该组织发布的报告中说,“缅甸人民面临严重能源短缺,这种大规模能源出口只会加剧社会动荡”。

  意义>>能源供应多元化

  随着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开工,标志着中国的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陆上(中缅油气管道)和海上(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形,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

  厦门大学中国经济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 认为,中缅油气管道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狭窄的 海 上通道,中国目前进口的石油80%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全部进出口货物的60%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如果马六甲海峡有不测局势发生,那么等于中国能源的“咽喉”可能被卡。因此,中缅油气管道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另一个稳定的能源供给源,更将有助于破解一直困扰中国的所谓马六甲困局。“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林伯强说。

  不过,中国能源网总监韩晓平更侧重于管线的经济意义。他说,中缅管线是通向中国西部的捷径,可以加快西南地区的建设。同时,长远看,中国还可以沿中缅石油管道修建公路和铁路,把皎漂开辟为中国西南地区出口南亚、西亚、欧洲和非洲的货物中转站。

  (据《国际先驱导报》)

  6月3日,缅甸新首都内比都国防军总部泽雅蒂利宫,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和缅甸总理登盛的见证下,中缅双方签署了15项合作文件。其中,中缅能源合作深受多方关注,中缅将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当天,位于缅甸米坦格河畔的管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有评论指出,中缅油气管道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另一个稳定的能源供给源,更将有助于破解一直困扰中国的马六甲困局。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