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源税改革助力低碳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7日 20:55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记者 晏琴

  当前资源税改革的背景已大大不同于2006年初次提出改革蓝图时的情况。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资源税改革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与内涵。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分析,作为全球减排大国,中国在中长期将面临逐年递增的节能减排压力,这既来源于未来10年要达到的减排目标(40%-45%),更来源于10年后可预见的更为苛刻的国际减排责任,以及国际竞争的压力。届时,中国能否实现经济转型,在很大意义上将取决于是否能够承受来自节能减排的巨大成本。由此,通过税制改革等措施,预先逐步释放节能减排的成本压力,将可以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中国必须摒弃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这已在全国上下达成共识。而资源税改革将助力中国加快转型步伐。

  “资源税改革是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林伯强告诉记者,资源税的要义在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效率。资源税是通过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稀缺性资源利用和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制度性安排。随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恶化,资源税目的逐渐转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对资源税的定位是关键性的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也公开呼吁,资源税的定位要从调整级差收益转换到保护资源环境上来。

  以煤炭的开采为例,过度开采可能会带来生态的灾难,在运输的时候会带来污染,在煤炭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碳排放,这些都是社会成本。而这些社会成本所带来的问题就是需要政府拿钱去治理,政府没有把这些外部成本通过税收的成分拿回来,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就产生了一种负面的效果,等于是鼓励了乱砍滥伐,也不利于矿产资源可持续的开采。

  刘尚希表示,现在的定位就是把这些外部成本,也就是社会成本通过征税的方式内部化,企业要承担税负,就是要提高成本。这就会带来几方面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说征收资源税以后成本就提高了,进入的门槛也要高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去开采矿产资源,可能就会赔本。

  资源税改革不仅仅有利于企业走向低碳,对公众走向低碳消费也有重要意义。

  “开征资源税对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不可小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百姓会挑选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理智选择。“比如水价涨了、电价涨了,那人们在生活中就会自觉节水节电,有利于节约能源。另外,通过征收资源税筹集部分资金,也可用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此外,中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在中西部,而欠发达地区也在中西部,开征资源税后,将有效缓解中西部地方政府财源困难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