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低碳经济 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9日 21:42  中国产经新闻

  ——专访环保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夏堃堡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当世界经济陷入阴霾,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将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

  那么,低碳经济对于中国来说,究竟是一种时尚还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就此专访了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夏堃堡先生。

  低碳经济就是绿色经济

  《中国产经新闻》:低碳经济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最早由英国人提出,之后被很多国家采用。您对低碳经济的理解是什么?

  夏堃堡:我的理解是,低碳经济就是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低碳生产,一个是低碳消费,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低碳经济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的使用,增加天然气的使用以及发展和使用氢能等新能源来实现,还要通过大力推广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实现。

  《中国产经新闻》:也就是说,中国要完成向低碳经济转型,就需要在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方面一起发力?

  夏堃堡:是的。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我国已经发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在电力、钢铁、化工和轻工等许多行业,已开展了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作。现在重要的是要切实落实两个法律的实施。

  同时,还要制订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经过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最安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格的环境监测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核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能,主要是中小水电;大力推广清洁煤技术,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提倡低碳消费,也就是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低碳消费也是绿色消费,是绿色经济的重要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度消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政府应采取必要的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推进绿色生活方式,例如尽量不用塑料袋、废物回收、购物先算碳排放、提倡一水多用、电器关闭不待机、拒绝一次性用品、不必要时不开车等。北京所采取的汽车限行和超市不免费发放塑料袋等措施是促进绿色消费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同时政府也要考虑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绿色消费。

  低碳经济是有内在要求的

  《中国产经新闻》: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应对气候变化外部压力外,有哪些内在要求?

  夏堃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一些地方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而把环境保护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经济是发展了,但是生态环境却在恶化。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GDP的提高,环境好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保护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福利。

  中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高速过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行业中,存在着许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

  我国排放标准普遍低于先进国家的标准,即使达标企业也排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工业能源效率普遍低下,使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十分严重;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人员素质和腐败现象等原因,环评没能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

  要扭转我国环境形势日益恶化的趋势,必须降低发展速度,也是降低高碳产业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

  《中国产经新闻》:面对国内的要求,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推进?

  夏堃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对我国现行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作出必要的调整,限制高碳经济模式下生产出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低碳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

  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审查和管理,坚决打击环评中的腐败现象,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制定必要的经济政策,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排污收费制度要改进,罚款只有超过采取防治措施的代价的情况下,这一措施才会有效。

  扩大“区域限批”措施的范围,即在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停止批准新建增加污染排放量的项目,包括能达标排放的污染项目,直到这一地区有了环境容量为止。如果因为这些措施而降低GDP的发展速度,也在所不惜。

  节能减排目标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产经新闻》: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您如何看待减排目标对中国的影响?

  夏堃堡:温家宝总理和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都表示,中国要完成40%-45%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是一个挑战。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高。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矛盾,但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又是完全一致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粗放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有利于促使我国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机遇。

  《中国产经新闻》: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中国政府提出自主减排,表明中国不再需要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来应对气候变化。这种说法对吗?

  夏堃堡:不对。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中国所作出的减排承诺,并不表明我国放弃接受发达国家向我国提供资金应对气候变化的权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有义务向我国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以及以优惠和减让性条件向我国提供技术。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