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贸易“双反”大网合围中国钢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3日 22:22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中国无缝钢管接连遭遇“双反”调查,这对本已处于低迷的中国无缝钢管出口业务将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袭来,中国钢铁行业应当积极应诉。”国内知名钢铁专家、“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

  “双反”大网

  继欧盟宣布对华无缝钢管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后,美国很快通过了对华无缝钢管的“双反”调查。

  10月7日,应美国几大钢铁公司及钢铁工人联合会要求,美方公司发起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美国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前通过了对中国无缝钢管双反调查。

  美方认为,获得补贴且价格不公平的中国无缝钢管有可能损害美国钢铁制造商的利益。美国商务部同时引用了2006年到2008年的数据,认为在这两年间被调查的中国无缝钢管产品出口增长了132%。

  如果该委员会作出同意裁决,美商务部将分别于今年12月和明年2月就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作出初步裁决,最终可能导致美国对此类产品设置新的关税。

  然而坏消息还远没有结束。阿根廷工业和旅游部在11月3日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展开反倾销调查。

  根据阿根廷工业国务秘书爱德华·比安奇签署的命令,阿根廷于11月4日启动对中国钢管的反倾销调查,相关阿根廷企业可以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证据。此次调查对象包括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这些钢管可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外直径小于10.75英寸。

  兰格钢铁分析员张琳对记者表示,中国无缝钢管出口第一大国为美国,美对华无缝钢管的“双反”调查愈演愈烈,其他阿根廷等国对华发起反倾销也不排除有跟风的可能。

  联合金属网钢材分析师胡艳萍也认为,欧美的做法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很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效仿。

  的确,面对中国钢铁产量的增加,表示“担忧”的不止欧美。国营印度钢铁公司和全球最大的钢铁集团印度安赛乐米塔尔均表示,中国的钢铁出口猛增将打压国际钢铁价格。

  “对此种言论应保持警惕,不能排除这是印度对我国钢铁出口采取贸易保护手段的前奏。”专家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认为,不排除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双反”的阵营。他们表示,在经济不景气时,进口国唯恐中国钢铁业发展会打压本国的钢铁生产企业,占领本国钢铁市场,于是纷纷抓住反倾销这颗救命“稻草”。顺而,我国钢铁行业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灾区”。

  以往,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主要是以“反倾销”调查为主,但现在“双反”合并调查越来越多。“有时候对方对于我国给予出口产品的合理优惠也会认为是非法补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金融危机之下,作为贸易大国的我国受到双重压力,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高密度、覆盖更广范围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仍将不断找上门来。

  内外交困

  “无缝钢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钢材产品,占中国钢材产业出口的比重较大,因此才会频频遭遇调查。”徐向春对记者表示。

  特别从2004年到2008年的5年中,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占国内无缝钢管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8.7%、13.4%、16.8%、21.3%、30.8%,增长近4倍。

  事实上,自1996年起,中国就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而钢铁及其制品更是重点关注对象。这其中,管材又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品种。数据显示,2005年-2008年,世界对中国钢铁业发起的“双反”调查、日落复审等贸易保护措施超过90项,其中2008年高达42项,创历史之最。

  胡艳平指出,中国钢铁业之所以频繁遭遇反倾销,首先是因为钢铁行业是支柱型产业,是各国贸易保护的重点行业。而中国钢铁业产量大、出口大、涉及金额大,因此一直就是贸易摩擦多发行业。

  张琳对记者表示,产业集中度低,产能结构性过剩较为严重,我国钢管业已面临产能高增长而需求低增长的局面,钢管行业产业集中度低,出口企业众多且良莠不齐,容易出现自相压价竞争而招致反倾销的事件。

  徐向春则表示,美国现在使用“双反”主要针对进口量较大的管材,今年发起的贸易摩擦涉案数量以及涉案金额都是空前的,这与美国在经济衰退时加大对钢铁等贸易保护力度有关,美国出台购买国货条款也是以钢铁等产品为重点。

  据了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尚未走出困境,而美国本土的钢产量减少了近50%左右,美国的钢铁企业活得很困难。于是,美国政府对中国钢铁制品的多个反倾销政策随之而来。

  “由于中国无缝钢管对外依存度高,钢管生产企业必然会面临严峻的生产形势。”天津一家贸易管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这种严峻的形势已经让中钢协担忧不已。在欧盟对中国无缝钢管的“双反”启动之后,他们根据掌握的情况保守估计,中国近3000家无缝钢管企业中,至少有7成处于限产和停产状态。

  据了解,在河南安阳,几家生产无缝钢管的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为应对目前的窘境,已经采取了停产和限产的措施。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也显示,1~8月,中国无缝钢管对美国出口34.5万吨,同比下降69.99%;出口金额5.83亿美元,同比下降60.55%。

  东海证券分析师吴培文表示,钢管是中国钢材出口第一大品种。2008年中国无缝钢管年产2000万吨,其中30%出口国外;近几个月更是占据了全国钢材出口量的10%-15%。一旦美国方面同意裁决,中国的钢铁企业将丧失大量美国市场。

  在出口遇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只能考虑“转内销”。作为国内知名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包钢目前已经将出口欧盟和美国的产品转移到了国内市场。包钢一位副总介绍,包钢已将无缝钢管这个品种全部投放在了国内市场。

  “但国内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无缝钢管大都是按照外销模式设计;另一方面,即使企业大打价格战,国内市场也无法完全消化出口转内销的量。”前述贸易管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的确,如将50%的出口急速转移到国内,国内市场势必会在短时间内达到极度饱和,产能过剩无法避免。而更为严重的是,作为年产只有几十万吨的中小无缝钢管企业,行业洗牌将再所难免。

  铁矿石谈判前路迷茫,国内产能居高不下。业内人士们无不担忧,外贸形势的不断恶化已经将中国钢铁业置于“内外交困”的局面。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