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制因素:水价上涨的幕后推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1日 20:42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何建华报道

  “水价要涨”如今已不算是什么突发新闻,今年以来,我国30多个城市召开水价上涨听证会,酝酿水价上调。专家认为,水价改革必须考虑体制性因素。

  “煤气、油价都在涨,水价再次调整势在必然。”家住北京市崇文区的李女士说。“涨价可以,但不要涨得太多,否则老百姓接受不了,因为水价一涨,相关行业也会跟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街道办事处居民科张女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和张女士有着同样想法的北京市民相信不在少数。北京市水务公司的数据显示,从1991年至今,北京水价已上涨了9次,从0.12元/立方米上涨到了3.7元/立方米。

  按照目前的水价标准,以一个普通三口家庭月用水量6吨至8吨计算,一个月水费需要30元左右,相当于2桶纯净水的价格。虽然水价负担不重,但作为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涨还是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

  “北京再次调整水价已被列入今年的工作日程,水务局已经对北京用水情况进行了各项调研测算工作,但最后决定权还是在发改委。”北京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北京水价调整后,居民用水价格将在各大城市中遥遥领先。北京其他工业、商业、宾馆和特种行业用水价格也将在全国位居首位。据估计,这仍然不是北京水价的上限,因为,“对北京市而言,每立方米6元的水价是不可能覆盖全成本的,今后应需上调。”上述北京水务局的负责人表示。

  然而,面对北京自来水价格上涨的趋势,在自来水定价上,政府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社会舆论普遍不赞成涨价,而另一方面,持续上升的水资源成本使定价面临压力。

  “不是不想调,多年来大家都在等机会”,某水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供水企业成本倒挂已是不争的事实。资深水务行业专家金永祥说,本轮水价调整仍未到位,涨价并不能理顺目前的水务体制。

  “比如,大多数人不支持继续单一性上涨水价,而支持阶梯式水价改革就是例证。”水务局的这位负责人说。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终端平均水价(包含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等)分别为2.35元/吨和3.19元/吨,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12.4%和17.2%。

  专家表示,目前水价上涨增加的是资源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这属于政府行政收费,这也是水厂并未扭亏和水价未调整完毕的原因之一。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多轮水价上涨仍在预期和设想酝酿中。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