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造船行业调查:我国造船业产能过剩危机渐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8日 20:55  CCTV《经济信息联播》

  现在我国有一项统计数据,很多听起来可能会感到自豪。那就是今年我国造船业手持订单,首次超过韩国,位居全球第一。不过,业内专家面对这项数据,感到的不仅不是自豪,而是忧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来看我们记者对造船行业的调查。

  从扬州到靖江,再到南通,800里的长江岸线上,记者看到上千家造船企业比肩而立,平均不到500米就有一家。而三年前还杂草丛生的一些长江岸线,如今崛起的是一批巨无霸船企,熔盛、新世纪等企业都是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说:“我们开工有三四十艘,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朱炳康我们的订单是到2012年上半年。”

  根据江苏船舶企业目前的手持订单分析,2010年—2011年,江苏的造船量将突破2000万载重吨,占我国目前造船总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

  江苏国防科工委办公室 副主任毛灵光说:“再干就太过剩了,不是一般的过剩,太过剩了。”

  作为江苏船舶业的规划者,毛灵光有着自己的担忧。因为这些红火的订单都是去年以前订的。

  江苏国防科工委办公室 副主任毛灵光说:“(今年)新承接订单和去年相比下降了85%,那个数量是很大的,意味着我2012年后危机时代,你江苏船舶工业怎么办?”

  从手持订单来看,2012年江苏接到的造船量将猛降到888万载重吨,也就是说,到时仅江苏就有1000多万吨产能无法消化。不久前,工信部发出警示,我国造船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过剩产能达到了1600万吨。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却注意到,即使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不少企业还在准备进军造船业,仅浙江台州就有20多家。

  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张锐敏说:“我们这些民营企业老板,他自己先投下去再说,三四亿投了,设备调集,龙门吊都进来了,然后对政府提出来,你说不同意他,这个两三亿的投资就闲置到那里。”

  对于这种一哄而上造船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了忧虑。

  船舶资深分析师张嘉国说:“每个地区都有自己(造船)的理由,但如果不从全球市场,不从全国这个大局来谋划发展,各顾各,(把发展规划)加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了.1亿多吨,哪来那么大的市场容量呢,所以这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不然要给发展埋下很深的隐患.。”

  造船行业调查

  无订单  缺买家  船企两头为难

  一边国际货运量急剧萎缩,对船只的需求在减少;一边是造船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双重因素的叠加,使得国内一些中小造船企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无船可造、船舶积压,撤单、弃船等现象接连出现。

  “先造船再找买家”是浙江台州造船厂的通常做法,这段日子,几乎所有的老板心里都是越造越没底,因为船要造好了,却没有买家出现。

  在浙江宏盛造船公司,我们就看到了正在建设的商品船,像这条2.3万吨的散货船,它的造价在一亿三千五左右,而在宏盛呢,这样的船就有三条,占用的资金将近五个亿。

  目前在台州没有买主的船舶就多达84条,不仅占用了数百亿的资金,而且一条船每个月的养护费就高达100万元。由于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烂尾船也开始出现。

  记者:它停了多长时间了?

  九洲船业:现在有好几个月了,三四个月了吧。

  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张锐敏说:“如果没人去购买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营资本在这里面能不能承受得了,如果承受不了的话,涉及到社会稳定。”

  而在江苏连云港的灌河两岸,去年以来投产的30多家船企中几乎有一半处在停工状态,而正常生产的企业中,大多也用“撑着”来形容自己的状态。

  这里是江苏名洋船业公司的造船现场,大家看到的是企业今年上半年唯一接到的四艘两千吨的集装箱船,但是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造这几艘船上的利润几乎为零。

  名洋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顾凯说:“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至少中小船厂。

  东方船业总经理詹喜龙说:“应该说已经白热化了,很多企业资金已经转不动了,很多企业,流动资金都保证不了了。”

  记者:大家都在撑着吗?撑的结果是什么样子?

  詹喜龙:撑不下去就关停。

  记者:您估计会倒多少?

  詹喜龙:30%应该是有的

  目前,江苏南通、扬州等地,纷纷开始对当地造船企业进行整合,一批低、小、散的造船企业将被淘汰。与此同时,一些造船企业也开始向海工产品和船舶配套转型。

  造船行业调查

  兼并重组  产业升级是关键

  其实影响我国造船业的不仅仅是产能过剩,因为我国大多数中小造船企业,造的只是船壳,里面的配套设施多半安装的是进口产品。所以,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造船行业要避免危机,不仅要兼并重组,更重要的是产业升级,提高船舶配套的国产化率。

  这段时间,江苏虹波重工正在忙着开发自己的船舶配套品牌---杰马。

  威望投资副董事长施晓越说:“花半年的时间,争取明年出几个产品。”

  记者:为什么这么迫切呢?

  施晓越:光靠代工是风险很大的,因为代工的话,客户不是你的,船的形势不好,肯定会影响到我们,我们整个公司也就没活做了。

  作为南通最大的船舶配套企业,虹波重工这些年更多地是为国外知名船舶配套企业做代工。而国内配套行业的低小散,让他们也深受其苦。

  威望投资副董事长施晓越说:“为了价格而战,产品质量疏忽了。”

  据了解,一个大型造船企业,需要几百上千家企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产品。这些年,虽然我国的造船业高速扩张,但大部分的船舶配套企业还在低端发展,国产配套化率仍不到50%。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说:“大家看好造船的价格,非常好,所以大家都往造船这边发展,配套呢,说到底一个是有难度,一个是价格也没跟上去。政府在配套统筹规划上也没有像造船这么重视。”

  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船舶振兴规划》,为船舶配套行业注入了强心剂,船舶配套设备的研发首次出现在了新增中央投资的视线里。在南通船舶配套工业园,我们看到,一个以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交易、售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平台正在搭建当中。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说:“政府引导大家要发展配套,现在我们有好多地方理解上有些问题,实际上配套不是那么容易发展的,它的门槛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在发展配套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实力。防止像前几年造船重复建设以后带来的产能过剩。”

  造船编后

  其实在两年前,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就多次发出预警,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但是时至今日,造船产能仍像是脱缰野马,一发不可收拾。不难看出,这背后既有民资追逐利益的冲动,也有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的盲目。在全球船市萧条、需求萎缩的形势下,如此逆势而上,不仅会加剧产能过剩,还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埋下很深的隐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