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三角经济圈:梦想照进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20:10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栾璐报道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获批,“西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正逐步由梦想走入现实。

  据媒体报道,今年两会上,有中央领导在参与重庆团讨论时,重庆市主要领导乘机提出建立以重庆、成都、西安3座特大城市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圈。“重庆方面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陈耀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西三角”的愿景是形成“西部川陕渝金三角”,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的6.3%,占整个西部的3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陈秀山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概念。他说:“西三角被誉为我国经济第四极,囊括了西南西北最具有经济发展活力、科技支撑的地区,具备西南西北联合发展的基础,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活动、人口和要素资源的聚集,还有利于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深化。”

  “西三角”现状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近十载。现时的西部,尽管不少城市演绎出各自的精彩,但与业已成型的3个增长极相比,毕竟少了一份风光。

  贵州大学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项凯标就用一组数据来例证“西三角”与其他三大经济区的差距:

  从经济规模来看,长三角占到全国的16.8%,京津冀占11.2%,珠三角占10.1%,而“西三角”只占6%。

  从开放程度来看,三大经济区外贸最低依存度在85%以上,且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而“西三角”只有12%,刚进入工业化中期。

  “尽管西部大开发极大地促进了西部经济的社会发展,但仍不可与东部经济区同日而语。”他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林凌教授认为,这几年东西部差距并没有缩小,这是因为西部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很弱,而国家对东部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仍高于西部。更重要的是,西部大开发成了东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东部经济增长提供了廉价资源。

  陈秀山亦表示,“西三角”目前仅停留在概念上,但它的每一个角都很“实”,整合起来比较“虚”,不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西三角空间相隔太远,西南、西北地区交通、产业分工、文化差异还很大,整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西南、西北的互补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介绍,四川是西南的概念,而西安是西北的概念,西三角经济圈把西南和西北两个板块结合起来了,是一种整合。

  “从区位来看,这3座城市都毗邻中部,到全国各地的距离几乎相等,具有承东启西的功能,”项凯标说,陕煤入渝,渝铝输川陕,市场往来、物流运转等方面的密切联系,都是证明。

  他进一步指出,这一区域的优势还在于,资源有保证,人口相对集中,市场相对集聚,第三产业的配套能力和基础能力在西部最强。

  例如,关中—天水经济区在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能源、矿产资源、军工科技、飞机制造、绿色农业和旅游产业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与成渝经济区互动、互补、协调发展。此外,西三角科技实力雄厚,拥有三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十几所国家级科研基地、10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电子通信、软件设计、光电、生物医药、软件、新材料、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拥有强大优势。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权永生向媒体表示,西三角产业有同构性,也有很强的互补性,有条件实施产业整合,合作的潜力和领域广阔。若实现联合,就可以强化协作,实现合理分工,避免在同一区域里恶性竞争。比如,西部最有前途的产业是旅游,川渝以自然风光旅游为主,陕西则以人文旅游占优,互补性很强。如果三地联手,就可以开发“三国游”,陕西汉中就会明显得势,这还可能改变我国旅游格局。再比如,重庆和西安的重型卡车产业都发展较好,但重庆主打发动机,西安则是变速箱。而成都和重庆,经过长时间的你追我赶,很多产业已经实现了融合互补,若发挥西安优势,无疑可以互惠互利。

  陈秀山建议,西三角经济圈中,西安、兰州、银川、重庆、成都几个大城市跨的区域非常大,产业上也没有密切联系,交通条件要尽力改善。在制度安排上,各方面要一体化,提供统一、便利、高效的服务,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上要协作。

  项凯标则认为,“西三角”发展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还要完善投资环境,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优惠措施来吸引东部或国外资本到‘西三角’地区来发展和投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