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国企PK民企 谁更适合走出去
就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一事,在消停了数日后,又因“发改委与商务部审批意见相左”的传闻,再次被置于舆论聚光灯之下。据路透社消息,中国商务部已于7月15日否定了“相左”一说。
那么,有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究竟该如何处理?此外,在关注具体个案的同时,更值得探讨的是背后的东西。目前,国企在海外并购中频频出手,而民企则受阻较大且逊色许多,究其根本是能力不行,还是鼓励政策有所偏颇?对前述问题,《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了经济界四位资深人士。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民企更具有对外投资的资本
此次收购,按理说并不是政府能够管得着的事情。腾中作为一个非国有企业,资产属于自己的,在没有违反国家产业资产的规定下,以及国家如果没有禁止这个行业的对外投资,那就说明企业是可以去做的。至于买得划算不划算,那是资产所有者的事情。如果政府部门仅仅从环境问题去考虑就要阻止,客观来说,这是站不住脚的。
从内部来看,对外投资能力最强的毫无疑问还是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的,“不差钱”,有钱之后在国际大规模投资上一投就上百亿,他们很少从商业角度考虑问题。但我认为,在我们国家企业结构里最具有对外投资资本的是民营企业,绝对不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都是虚幻的,更多的是凭借行政垄断获得的虚假竞争力,最后完成了资本积累,到现在为止,国企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建立自己靠得住的竞争力,比如产权结构、比如人员管理问题,加上考核体系相对的急功近利,在这种情况下,让国企作为对外投资的先锋和主力是非常危险的。目前看来培育国有企业费了很大成本,实际上还是培养不出来,这是根上的事情。整个政府的取向在企业选择上应该放开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管住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国有企业亏一百次也长不了多少记性,经常“记吃不记打”。民企不是傻子,他们投资是会算账的。也许现在民企没有完全具备经营能力去做跨国投资,但是民营企业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这一点是国有企业没有办法比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应该开拓多种走出去的方式
我不赞成中国企业收购这种破烂玩意儿,不管是民企也好,国企业好,跟它性质无关。腾中收购悍马,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悍马本身已经是高耗油的、高耗能、即将淘汰的一种东西,没有太多的用处。
走出去和不走出去都不应该成为一个主题,关键是自己能不能获得收益,企业能不能获得利润,国家能不能获得税收,民族能不能得到发展,这才是根本。如果仅仅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企业的发展问题不在于走出去和不走出去,而在于创新,在于发展,这些东西才是最根本的。
民企实力比较小,国企有60年经验的积累,走出去机遇更大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企就不能走出去。走出去的方式很多,并不一定是并购。比如说,到国外开饭馆的很多,这不也挺好吗?所以,企业走出去不在于是国企还是民企,也不在于是大动作还是小动作,关键是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发展。如果走出去,光赔钱,把国民财富都弄没了,这样还不如不走出去。这些年,国企失败的案子更多于民企。国企需要国家考虑,民企则要自己考虑更多。
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国企的实力更强
这可能是一起资本外逃,当然持反对态度。很多人觉得腾中是个民营企业,本来就很自作多情,因为收购方可能是外资控股,谈什么“中国民企”就有些可笑。而且,现在的某些舆论是在让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往“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路上走,好像只要打起民企的旗号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就可以享受特权。
这些年来政府部门发布的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比保护国企的多很多,所以没有人给民企和国企规定不同待遇,这场危机时期很多私营企业自己已经陷入危机,而国企情况良好。私营企业之所以大面积陷入困境,部分原因是产业结构和管理错误,部分原因是舆论捧杀,使得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失误和弱点,结果危机一来,呜呼哀哉!
经过1990年代以来的痛苦调整重组,我国完成了国有经济重新布局,国有经济集中到了战略性产业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部门,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定位就是发挥这类战略作用,国企、特别是央企在获取海外资源和反危机中的活跃,就是他们发挥这种作用的表现。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经济成分所无法替代的,也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在。
经济学博士、资深并购专家马光远:民企的竞争力要差些
不赞成通过。本来这场收购有点莫名其妙,腾中收购悍马不值得效仿。从并购的整合来讲,双方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双方实力相差太远,名气相差太远,行业相差太远,所交易的条款跟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并购也相差太远。
我觉得,可以走出去的企业最起码应该具备了抗风险的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认知能力,而不是盲目跑出去。我是希望民营企业多跑出去,但现在来看,民营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确实真的比不过国企。但是并购涉及到文化、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许多并购在其交易过程中充满了陷阱,而国内企业到海外并购的成功几率也并不很高。此外,中国企业对于海外并购最大的问题是“定位问题”,而不仅仅是管理问题、文化问题。禁不住海外投行的忽悠,根本搞不清自己的斤两。2008年,有多少海外投行忽悠中国企业去救华尔街,又有多少中国企业还真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中国企业应该时刻明白,在世界并购史上,当收购一个企业十分容易的时候,那常常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在全球投行都不看好目前并购时机的情况下,更要谨慎,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老老实实做个小学生。中国企业对于海外并购要量力而行,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做到这一点才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