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会报道
7月2日,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第十三届投洽会新闻发布会上说,为了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我国将研究出台引导优质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的相关政策。
这是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下滑、中国吸收外资面临严竣挑战的背景下,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稳定外资的政策措施之一。但专家指出,由设想变为现实,恐怕尚须时日。
据了解,作为连续17年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吸收外资出现连续8个月下降,是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全面下降,但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未改,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仍对外资有巨大的吸引力。
为了稳定外资,国家正在酝酿一系列动作,其中,引导优质外商投资企业适时在境内上市便是其中重要一项。据透露,其他措施还包括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重点支持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区域发展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外商投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服务等。
“外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对企业来说无疑扩大了融资渠道,为其提供了成本相对低廉的直接融资渠道;再则,企业的上市也为外资企业引进了市场化的进场和退出机制;而企业上市也间接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为企业拓展业务,提高产品销售都有帮助。相信这些都能极大地刺激企业的上市意愿。”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认为,引导外资企业境内上市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他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外资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有利于对外投资环境的改善,这将吸引更多的外资来中国投资建厂;而国际知名企业在国内上市,将会增加外国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心,将吸引到更多的资金进入A股市场。
设想虽好,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并不容易。
“真正成型的规定出台,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这只是国家为了稳定外资的一种设想,未必很快成为现实。”东兴证券分析师张苏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东兴证券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策略研究员与张苏豫的意见类似,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短期内具体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太大。“半年至一年内不可能。”他分析指出,目前推行外资企业在境内上市,面临的市场压力比较大。国家为了避免资金压力过大,已经在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已经审批获准上市的公司都在尽量往后推迟上市的时间,国家对于上市的规模和上市速度都进行着比较严格的控制。优质的外商投资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大,这些企业的上市将会对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资金压力,因此判断,外资企业境内上市还需要比较长的等待时间。
其实,除了资金压力的问题,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这一设想,使其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并不容易。
上述策略分析师指出,外资企业境内上市是首开先例,要面临的新挑战非常多,例如,选择哪些企业上市,如何去选择,是否要单独设立外资企业板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解决的。
马遥也考虑到了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外资企业国内上市,目前除了政策障碍之外,还将面临制度衔接,财务审计、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管理和保荐机制等障碍,对于大单IPO而言,其对A股市场结构的影响都将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