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企节能减排率先实现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3日 11:45  中华工商时报

  天壕公司大功率玻璃余热发电项目竣工投产 新技术新模式获多方认可

  本报记者 高初建

  5月30日,世界上首例、国内首个装机容量9000kw的大功率玻璃熔窑余热电厂在湖北当阳市经济开发区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竣工庆典。这一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节能减排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同时标志着作为我国建材工业中一个重要领域的玻璃行业在企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十年磨砺 一鸣惊人

  “湖北三峡新材宜昌天壕玻璃窑余热电站”采用的是天壕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这家专门从事节能减排新技术研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一向很低调,尽管该公司掌握着世界领先的技术,尽管全球知名金融机构已成为该公司的合作伙伴,但天壕公司和“天壕节能技术”却鲜为人知。

  然而业内人士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天壕公司主要技术团队就开始参与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水泥窑补燃余热发电系统及关键装备技术”和示范项目的设计和调试;此后,该企业又承担了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玻璃熔窑废气余热发电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的建议”课题。截至目前,这家民营企业已拥有多项余热发电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是国内余热发电行业的技术领先者。其中,“玻璃窑余热发电复合热力系统”、“玻璃窑余热锅炉烟风系统”、“玻璃窑余热发电锅炉”、“组合式清灰方法”、“热水闪蒸除氧装置”等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填补了现有世界相关文献中的空白。

  天壕节能科技公司董事长陈作涛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敢于将巨资投入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应该说是冒着相当大的风险。但实践证明,中国经济必然要走科学发展的新路,只要走对了路,节能减排技术终究是大有可为。陈作涛表示,自己企业的发展之路能够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路合拍,自己的团队能够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实在贡献,真是很幸运。

  新模式让合作双方受益

  “玻璃余热发电项目成功的价值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对玻璃生产企业来说,这样的好事太值得干了。”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秘书长张佰恒的一番话说出了行业内人士的心声。

  玻璃是重要的建材,我国是玻璃生产大国,年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但另一方面,玻璃生产属于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也是污染性行业。玻璃熔窑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排出的余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尽管玻璃行业整体的排放低于其它主要建材,但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玻璃生产耗费大量电力的现状,将极大推动整个玻璃行业节能减排的步伐,公认解决此症结的关键是:能够利用玻璃窑排放的余热进行发电,以此建立起可循环的节能减排生产方式。

  道理好讲,但在实践中问题却很麻烦。比如,玻璃生产企业既不懂余热发电技术,也缺少必要的投资;有技术、有投资的“外来者”如何与玻璃生产厂家合作,以往也无先例。而这一次情况却不同了,三峡新型建材公司董事长徐麟非常肯定地说:“这个项目实现了双赢,玻璃生产企业不仅没有投资,反而可以从节能、减排以及国家政策补贴等多方面受益。”徐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次余热发电项目投产,初步计算年发电量可达6300万千瓦时,企业每年可节约标煤2.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59万吨。这意味着,企业一方面省了煤钱、电钱,还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采用节能减排技术还使企业享受政府各种专项奖励数百万元;同时,根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的约定,余热电站所发电力可折算到CO2的减排,其减排量可以进行交易,仅此一项额外的“或有收益”每年可达50万欧元左右。

  天壕公司CEO王坚军则算出另一笔账。他说,别人的“余热废气”,正是我们的资源。余热发电项目不用消耗煤电油气,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但“一次投资,长年收益”。他透露,根据不同玻璃企业的规模,一个余热电站一般6-8年即可收回投资,如果将减排交易的“或有收益”分成算进去,投资回报率将更高。

  政府高度支持 世界银行高度赞誉

  当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表示必须力争完成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时,各级政府肩上的压力无形中加大不少。这就难怪在“湖北三峡新材宜昌天壕玻璃窑余热电站”竣工仪式上,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要专门发来贺信。

  据介绍,“湖北三峡新材宜昌天壕玻璃窑余热电站”所在地的当阳市委、市政府给予该项目全力支持,从批地到立项以及税收减免等等,涉及到的20多个政府部门一路绿灯,确保了项目在6个多月内即竣工投产。吴锦市长向记者介绍,当阳市是湖北建材生产第一大基地,现有年产300万吨水泥的能力,玻璃产能占全省50%,陶瓷产能占全省75%以上,节能减排的任务格外繁重。吴市长说,天壕公司虽然是民营企业,但他们带来了投资,带来了新技术,对这样的企业政府没有理由不大力支持。他认为,“‘天壕玻璃窑余热电站’项目具有示范意义,如果全市建材行业能够全面推广这一项目,无论对推进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还是对地方经济的拉动,都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

  世界银行的有关代表在了解到“天壕节能技术”除了在玻璃企业中成功应用之外,已经在多家水泥企业中应用,感到非常兴奋。对“天壕节能技术”的独创性、领先水平,对天壕公司采用的“引进产业投资,实行专业化管理,加速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代表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后发展国家,一项新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社会价值;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价值,对全世界解决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都是实际的贡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有玻璃、水泥等建材行业的多家企业对“余热发电”技术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但目前这一项目的大规模推广仍面临两大困扰:其一是,该项目初始投资门槛较高,能否寻找合理的投资合作模式是个考验。其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余热发电”能否顺利并网,能否突破原有垄断障碍,是影响项目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