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话车险屡遭山寨 一剿到底还是放条生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5日 09:52  新浪财经

  日前,媒体竞相报道平安电话车险频频遭受山寨车险冒名顶替的消息,而平安保险方面也对媒体表示,将会对山寨车险“围剿到底”。放眼望去,当今国内市场“山寨文化”日益猖獗,几乎遍布了各大领域。一方面是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一方面却解决了就业问题提供创新机会,面对如此山寨,究竟要一剿到底还是该放条生路呢?

  近年来,通过电话直销车险已经成为车险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新兴销售模式。电话直销车险省去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中间环节,具有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等优点。但与此同时,一部分不具备资格的小型中介公司和代理人,也通过注册相似固定电话等方式,假以平安保险等正规公司的名义,向车主推销车险业务,占有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并被人成为“山寨电话车险”。

  面对这种情况,业内专家认为,“山寨电话车险”假借正规保险公司名义推销车险,车主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客观上一定程度扰乱了市场正常的金融秩序,并损伤了正规保险公司的名誉。此前平安车险负责人卢跃提出的“喊打”论,代表了车险行业的普遍心声。

  眼下,“山寨文化”正大行其道,成为了国内特有的商业现象。不仅仅是车险行业,数码、汽车、IT、视频、日用品等领域,山寨产品也频频涌现。山寨产品质量往往良莠不齐,也传达出国内不少商家对于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漠视,因此包括人大代表倪萍在内的各界社会人士对于“山寨文化”也屡有呼吁封杀的声音。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考虑,不少消费者觉得,山寨产品与正规产品在功能性上差距不大,但价格却更加低廉。特别是在数码产品领域,许多山寨产品甚至拥有更加实用、方便的独创功能,在广大二三线市场倍受好评。客观上也起到了刺激经济,增加就业人口的作用。

  由此,一些有识之士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对待“山寨文化”也应当像治理洪水一样,宜疏不宜堵。不妨采取降低门槛、鼓励创新的方式,对这一市场灰色地带进行规范,将山寨产品“招安”,共同参与到市场的公平竞争中来,方才是更好对策。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