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萍报道
吴英案并非孤例,它的背景与浙江的整体金融环境息息相关。“目前浙江一带民间借贷纠纷比较多,这和浙江商人的运作模式有很大关系。前几年经济很好的时候,企业成长性很好,资金回笼快速,可以应付到期的高额利息。从去年开始,经济不景气,以前依赖快速回笼的资金操作模式遇到了很大瓶颈,企业或个人也没办法归还按时到期的债务。另外,那些借出资金的人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这也是一个原因。”熟知民间金融市场、长期接触浙江民营企业的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郎立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郎立新说:“浙江本身对民间集资一直存在强烈的市场需求,从改革开放后就一直存在。针对这样一种强烈的需求,关键是国家到底要‘堵’还是‘疏’。”
“与其让民间集资私下里生长,造成像浙江民间目前吴英这样集资的疯长、蔓延,造成非常坏的后果,还不如把它纳入到一种监管里来。”郎立新表示。
此外,关于民间集资案,郎立新亦认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方面,关于民间集资造成的烂摊子,不同的地方的法院处理不太一样。“建议最高法院做一个指导性的意见。”郎立新表示。
另一方面,对于集资所构成的诈骗嫌疑人是不是被判死刑,也值得商榷。“这类案件中的嫌疑人往往并不是一开始就要设局骗人,一开始也是一个正常的商业操作,慢慢到最后,他承诺的利息太高了,后来资金链就断掉了。这和目的性很强的、一次性的诈骗操作还是有很大不同。”
“比如吴英案中,整个过程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一开始,吴英可能并不存在恶意欺骗,只是想借钱来运作一下,但是到后来,她还不清了。此外,判死刑带来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失。”郎立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