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韩国人欠租大逃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6日 14:26  东地产

  境外追赔难题困扰上海房东

  《东地产》童丹霞

  上海房东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韩国租客不辞而别,欠下的租金没有任何交代,房东无奈之下只能将韩国租客告上法庭。

  这样的案件今年以来突然剧增。

  《东地产》记者了解到,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久前许多韩国人曾大量低价抛售古北板块的住宅。而韩国租客大量违约逃跑,则是这一事件的同期行为。

  韩国租客违约逃跑

  上海炬昌物业公司行政部负责媒体工作的汪文娟,对去年9月10日这一天记忆犹新,坐在10楼办公室内的她正处理着手头工作,突然被推门进来的同事所打断,“2楼三美婚纱摄影公司的老板朴智锡跑了,欠我们4个多月300多万元的租金费和物业费还没有收回呢!”

  错愕中,汪急匆匆乘电梯来到2楼这间面积有将近1000多平方米的婚纱摄影公司,现场混乱,不见韩国老板朴智锡,贵重的摄影器械也已被老板转移,公司内的中国员工无法相信公司怎么会一夜之间就倒闭,因为前一天他们还在接客户单子,而不久前公司还刚刚参加过婚博会。

  几乎相隔不久,同为闵行区的另一家商铺也遭到韩国人“抛弃”。审理该案件的闵行区人民法院审判长蒋鸣良向《东地产》记者透露,这家未曾开业的餐饮商铺,在装修期间韩国老板就不告而别,拖欠租金、物业费的金额虽不大,但期间的装修工程款却分文未付,导致受害方损失近1500多万元。

  与餐饮商铺未开业就遭抛弃不同的是,三美婚纱摄影公司曾被炬昌物业公司视为重要合作伙伴、优质客户,且已在这栋大厦内经营超过1年多时间,正是基于彼此的信任,当婚纱摄影老板朴智锡诉苦2008年以来生意难做,要求延缓支付租金时,物业方同意了。

  “通常情况下,承租公司拖欠租金达15天,我们就有权单方面解除租赁合同。但是当时金融危机已有征兆,我们考虑到商户的困难再加上手里还有一部分押金,为表示愿与租户共度危机,因此就同意延缓交租。不过,例常的催缴一直进行,直到9月10日,真的是一夜之间,毫无预兆人就这样不见了。”提起这一切,汪文娟认为金融危机的出现是事件的导火线。

  金融危机成导火索

  “今年我们这边就已经审理过5起韩国人拖欠租金的案子”,《东地产》记者从闵行区人民法院相关人士处获悉,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人“不告而别”以致拖欠租金、物业费的案件时有发生。

  “涉外案件,从公告到开庭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而金融危机出现至今差不多已有半年,今后这种案子在法庭上出现将会越来越多。”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苏法官表示。

  据上海韩国领事馆估计,目前在上海的韩国人超过4万,这个人数已经较2008年年初减少了20%,意味着至少已经有1万韩国人离开上海。

  在中原地产李隽的印象中,从去年9月份开始,韩国人就开始不断低价抛售古北房产回国,“在古北,至少有10%的韩国人回国,还有一部分韩国人从古北转移到其他生活成本略低些的区域。”

  韩国人赵先生就是准备从古北转移至虹桥镇的其中一个,易居臣信的劳峰峰看着赵先生列的租房要求单:家具要新的,电视机、音响、DVD、地暖等配套不能缺,小区环境不能太差,房龄不能太长,月租金4000元以内……当劳峰峰将韩国客户的要求向房东提出后,房东计算了下光装修就要花去1万元,而拥有这样的配套至少月租金4500元,最终韩国客户不愿提高租金,劳峰峰的单子也只能泡汤。

  中国房东无奈等待

  提到韩国租客逃跑后的情景,中国房东纷纷表示无奈。

  “我们只能等待,被动的等待。”炬昌物业公司的法人金航(化名)话中透着愤懑,而他的无奈也反映出境外追赔的困难。

  上海联业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王展告诉《东地产》记者,“涉外纠纷,无论在执行上还是处置上都比境内同类型纠纷更有难度,且花费的时间也要长3—6个月,境外人士一旦回国,再要求其回中国应诉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开庭时往往会只有原告方在场,这也影响了后期索赔是否能够成功执行。”

  而截至记者发稿,辗转获悉这半年时间内金航也未曾见过朴智锡一面,甚至连电话也没有打通过。“对方在韩国,你又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们只能通过韩国领事馆将公告送达朴智锡。”

  “3月份已将公告送往韩国后,9月份开庭指日可待,只是能否拿回赔偿还不得而知。”金航通过汪文娟向《东地产》表示。

  更糟糕的是,直到如今也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承租2楼商铺,“除非下一家商户也是经营婚纱摄影的,不然其他业态结构的公司对现在的商铺装修将会大手笔改造,成本自然增加,而如果接下来也是婚纱摄影公司,虽然可以节省装修成本,但不知情的消费者难免会有抵触心理。”

  从9月份一直空关至今年2月份,损失巨大。看到实在无人愿意承租2楼商铺后,金航不得不自己在此开一家婚纱摄影公司,期待盘活这一商铺。

  依存韩国人而经营的办公楼、商铺也不得不面临闲置。大规模金融危机爆发后,汪文娟陆陆续续接到不少商户退出商场或者由大面积换小面积的消息。

  进入物业公司已有2年的汪文娟,依稀记得往常一旦有商户退租,马上就会有下一家顶上,从来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厦内有六分之一的办公楼空关着。即便每平方米每月下调2毛钱,依然难以招租到位。

  “退租的多是韩国公司,”在汪文娟所处物业大楼办公的保安告诉记者,“而且在这附近几栋楼里办公也多是韩国公司。”无处不在的韩语标示似乎也宣告着,这里是韩国人的聚集地,只是如今部分经营不善的韩国公司纷纷撤离。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