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企出海日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23:54  《竞争力》

  [作者]居晨辉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昔日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正悄然变成中国救世论,这一转变是非常可喜,但也是同样非常值得警惕的。

  我们整理的中国公司出海日志表明,出海的中国买家已经不少,但满载而归者少之又少,我们不得不承认,外战内行是非常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如果我们将外企在中国并购的成功率,与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成功率对比,结论会更是如此。

  因不少企业反复出海,本刊特以公司为轴,时间为序。

  制造业

公司名称

时间

并购事件

后续及影响

TCL

2002年9

以820万欧元全面收购破产拍卖的德国施耐德电子公司,包括旗下“施奈德(Sehneider)”和“DUAL”两个世界知名品牌、生产设备,及其研发力量、销售渠道和存货。

TCL这一收购当时被德国媒体评论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但后来李东生都承认失败,后者的产品更落后。

2003年5

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收购美国GoVideo公司,尝试进入美国影碟机市场。

收购得手,但市场未失手。

2003年11月合资,2005年7月全资。

与法国汤姆逊签订协议携手成立TCL汤姆逊电子公司(英文简称TTE),共同开发、生产及销售彩电及DVD等多媒体业务。双方合并重组后的总资产规模达4.7亿欧元,TCL占67%股份,汤姆逊占33%。合资公司将在欧洲、美洲和亚洲拥有十几家生产基地,年销售彩电达到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

我国家电类企业首次兼并世界500强公司的主流业务,名噪一时,但TCL无力扭转后者的亏损局面,国内挣钱国外亏,两年变成ST。

2004年4

L与法国手机厂商阿尔卡特组建合资公司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有限公司,TCL出资5500万欧元占股55%,阿尔卡特以4500万欧元占股45%,阿尔卡特向TCL转让其旗下手机业务。

合作不到一年,TCL和阿尔卡特因无法扭亏而决定分道扬镳,解散成立仅9个月的移动电话合资公司。

联想

2004年12月8

以总价12.5亿美元(6.5亿美元现金加6亿美元股票)收购IBM包括Think品牌在内的全球PC业务,此次收购使联想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报表一度尽如人意,整合看似成功,但始终未打开欧美市场,第三之名也于2007年被宏碁超越,2009年出现亏损,灵魂人物柳传志重出江湖。

上汽

2002年10

上汽集团投资5970万美元,参与通用大宇项目,拥有通用大宇10%的股份。

成功的海外尝试。

2004年10

与韩国双龙汽车债权方——韩国朝兴银行签订股权转让合同,以约合5亿美元价格收购双龙48.92%股权,成为双龙汽车公司第一大股东。

4年来,双龙除2007年实现盈利(2.1亿元)外,其余三年累计亏损28.58亿元。2009年1月9日,双龙汽车公司正式向韩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汽车企业。

2004年

以6700万英镑买下罗孚75、25两个系列车型的使用权。

未得生产线,无法生产。

南汽

2005年7

以5300万英镑价格收购了包括罗孚、MG等两个品牌以及发动机供应商Powertrain在内的罗孚汽车公司全部资产。

未有专利,不得生产。不得已于2007年与上汽和解,共享知识产权,出海转变成“窝里斗”。

京东方

 

2003年1

以3.8亿美元价格收购韩国现代电子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业务,从而成为我国第一家掌握了TFT-LCD核心技术的电子企业,成功挺进液晶显示器产业。

这也是当时我国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

2003年8

斥资10.5亿港元,收购冠捷科技26.36%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两次并购之后,在TFT行业获得相当的话语权。

海尔

2005年6

参与收购有上百年历史的美国老牌家电企业美泰(Maytag),除了出价12.8亿美元外,还承诺承担9.7亿美元债务,使得总报价达到22.5亿美元。同惠尔浦、通用电气以及伊莱克斯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平起平坐。

如果成功兼并美泰,海尔在美国家电市场份额将达到16%,从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厂商之一,但最终惠尔浦胜出。

华为

2007年9

与美国私人股本公司贝恩资本(Bain Capital)宣布以22亿美元价格联合收购美国网络设备集团3Com,贝恩资本将控制80%以上股权,华为将持有剩余股权。

因美国普遍担忧华为会从3Com获得敏感技术,在经历75天审查之后,被以 “威胁美国国家信息安全”为由撤出。

万向

1997年7

收购英国轴承营销公司AS公司60%股份,成立万向欧洲轴承公司。

由此打开欧洲轴承市场。

2000年4

联合美国LSB公司收购了成立于1923年的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的舍勒公司,万向以42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舍勒品牌、技术专利、专用设备及市场。
同年,万向还收购了美国BT公司、IPPD公司和麦可公司等

舍勒公司正是第一个购买万向产品的美国公司,成功将客户变成子公司,万向的国际化真正迈开大步。

2001年8

成功完成对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Universal Automotive Industries)的收购,拥有这家境况不佳的芝加哥零配件厂21%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累计在海外建立和收购16家公司,并成功拥有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之先河,但2005年该厂还是没能避免破产清算的命运。

2003年9

成功收购美国百年老店、翼形万向节传动轴发明者和全球最大一级供应商——洛克福特公司(Rockford),万向以33.5%股权成为洛克福特公司第一大股东。
同年,万向“以股权换市场”,收购了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轴承生产企业GBC公司,获得其完整的市场网络。

“万向制造”的技术、品牌、市场都得到有效提升,地方政府也很欢迎。

2005年6

收购美国方向连杆企业PS公司,拥有其60%股权

由此万向成为在北美制造并直接供货美国三大汽车厂的一级供应商。

2006年12

收购在破产保护的痛苦中煎熬许久的全美最大汽配厂商德尔福(Delphi Corporation)失败。

后者决定委身美国一家私人投资集团。

2007年7

完成对美国AI公司的投资收购,出资2500万美金取得该公司全部优先股,从而以30%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在北美地区进行的第三桩投资收购,也是迄今万向在海外的最大收购。

量具刃具

 

2005年3

出资950万欧元收购德国凯狮公司。除获得凯狮公司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检测仪器等30多台套世界先进设备外,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还将获得包括两项重大发明在内的21项专利技术,另有凯狮商标(KELCH)在世界范围内的独家使用权和凯狮在全球的营销网络。

 

华立

 

2001年10

中国最大的电能表制造商――浙江民企华立集团,通过其美国子公司美国华立通信集团公司收购飞利浦半导体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和美国达拉斯的CDMA手机参考设计相关业务。

率先成为中国完整掌握IT产业中核心技术的企业。

三一重工

2009年1

将在德国北威州的科隆市投资1亿欧元建设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
海外的运作还包括2006年11月在印度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以及2007年9月与美国乔治亚州政府签署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投资备忘录。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欧洲最大的一笔投资项目。

中国南车

2008年11

下属的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672万加元收购了加拿大多伦多创业板上市公司DynexPower 75%的股权。

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首次跨国并购。

中联重科

 

2008年9

联合弘毅投资、高盛、曼达林基金以现金收购的方式,完成对意大利混凝土机械装备制造商CIFA股份的全额收购。

一跃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生产的龙头企业。此次收购总金额为5.11亿欧元,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欧洲的第二大收购案。

能源业 

海油

 

2005年6月23

经过几个月的内部反复磋商,中海油正式向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Unocal)发出收购要约,以185亿美元的全现金方式并购尤尼科。

中国能源业最大的并购案,但收购被政治化,,中海油最终宣布决定退出。

2006年4

以23亿美元从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South Atlantic Petroleum Ltd.)收购了尼日利亚第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项(OML 130)下45%的权益。

OML 130所在的尼日利亚三角洲是世界油气资源储量最丰富的盆地之一。

2008年7

斥资约195亿港元(约171亿元人民币)全购从事钻井平台业务的挪威公司AwilcoOffshoreASA。

后者业务覆盖澳洲、挪威、越南、沙特阿拉伯及地中海地区。

中石油

 

2005年8

以每股55美元、总计41.8亿美元现金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全部权益。

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后,开创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中石化

 

2006年9

联手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海外分公司共同出资8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石油公司Omimex de Colombia50%股份。双方分别持股合资公司50%股权。

首度出海尝试。

2008年9

以每股31.5加元、总价20.7亿加元(约136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Tanganyika Oil,该交易已于2008年12月获得中国政府部门批准。

收购完成后,TYK将成为中石化首家全资海外油气公司,补足了中石化在上游勘探开发上的短板。

五矿

2007年12

与江西铜业以每股13.75加元、总价款4.55亿加元现金的价格共同收购加拿大北方秘鲁铜业公司(NOC)所有流通股份。

初步进行海外布局。

2009年2

与澳大利亚的世界第二大锌矿开采商OZ Minerals矿业公司达成协议,将以26亿澳元的价格收购后者。

五矿是唯一竞购整个Oz Minerals的买家,目前正等待股东大会的表决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审批。

中钢

2008年9

几经周折,从美国基金公司Harbinger资本手中以每股6.38澳元获得持中西部公司(Midwest Corp. Ltd)15.2%股份,然后以13.6亿澳元(9.02亿美元)全资收购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中西部公司。

称得上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交易。这不仅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澳大利亚进行的恶意收购,也是中国首例获得成功的海外“敌意”收购案。此项堪称教科书式的并购交易也获得了《Finance Asia》(亚洲金融)和《Assets》(财资杂志)2008年度“最佳并购交易”和“最佳交易”的称号。

中铝

2009年2

联合美国铝业公司,获得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现有股份,交易总对价约140.5亿美元。

中铝成为国际矿业巨头力拓的最大单一股东,也是迄今为止全球金额最大的股票交易项目,目前被认为是漂亮的一仗。

鞍钢

2007年6

鞍钢香港公司与澳洲铁矿石企业金达必金属公司(Gindalbie Metals)签订协议,金达必金属公司将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向鞍钢集团香港公司发售6500万股,每股0.60澳元,共计3900万澳元(折合人民币约2.51亿元),占该公司总股本12.94%,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成为国内钢铁行业参股国外上市矿业公司的首家企业。2009年2月晋升为第一大股东。

首钢

2008年 11

首钢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出资约1.625亿澳元,收购吉布森山铁矿公司约2.70亿股股票,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因铁矿石和矿业公司股票价格大跌,比原来的收购价下跌近75%。

国家电网

 

2007年12

与菲律宾两家企业Monte Oro电网资源集团和Calaca High Power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以39.5亿美元的报价,获得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TransCo)25年的特许经营权。国家电网公司将以40%的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我国电网企业首次获得境外国家级大型输电网络的特许经营权。

华能

2003年12

以2.27亿美元收购拥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座发电厂权益的OzGen公司50%的股权

中国电力企业首次在发达国家收购电力资产。截至2007年底,该投资已累计获得4700多万美元的现金回报。

2008年3

中国华能集团全资拥有的中新电力公司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华能集团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占新加坡市场份额26%的新加坡大士能源100%股权。

 

紫金铜冠

2007年4

由厦门建发股份与紫金矿业、铜陵有色共同出资设立的厦门紫金铜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9400万元英镑(约14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英国Monterrico公司。Monterrico是一家总部在英国伦敦的初级勘探公司,主营业务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收购当时正在秘鲁勘探一个大型铜矿项目。

中国公司首次以全面要约方式收购海外上市公司。

中航油

2005年8

支付现金2.27亿新元及发售2.08亿股中国航油股票凭单的方式收购了新加坡国家石油公司20.6%的股权。

 

中金岭南

2009年2

澳大利亚PERILYA LIMITED公司以定向增发方式向中金岭南公司出售约1.98亿股股份,总价约为4500万澳元,从而使中金岭南获得PERILYA LIMITED公司50.1%股权。

成功收购拥有优质矿产资源的PERILYA LIMITED公司,并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首家控股收购发达国家矿业公司的企业。

中信

2006年11

中信资源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Citic Seram 收购印尼Seram Non-Bula区油田开采承包权51%的权益,作价9740万美元。

中信集团成为除国有石油巨头之外成功介入能源领域并购的一支新力量。

2006年12

中信获得哈萨克斯坦政府批准,以19.1亿美元完成对加拿大公司内森斯能源公司(Nations Energy Company Ltd.)在哈萨克斯坦石油资产的收购。

中信真正进入石油产业。

冶金科工

2008年6

以4亿澳元(约26亿元人民币)购买澳大利亚企业兰伯特海角铁矿石公司(Cape Lambert Iron Ore Ltd)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铁矿石项目。

中冶累计持有兰博特角公司25%的股份。

金融业

工行

 

2006年12

收购印尼Halim银行90%股份,但未透露具体交易规模。

首次跨国银行收购,也是其首次以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

2007年10

以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最大银行标准银行20%股份,并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当时为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史上金额最高的并购案。

中投

 

2007年5

在筹备中时就以每股29.605美元的价格购买全球第二大私募基金公司——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30亿美元股份。2008年10月,中投在黑石股价跌到9美元附近时进行“补仓”,通过公开市场增持黑石股份至12.5%。

。黑石上市后第三天即遭遇次贷风暴席卷全球,致使其股价至今不振。

2007年12

在摩根士丹利对冲资产后资金链条紧张之际,中投购买其发行的约50亿美元股权转换债券。此种可转换股权单位期限为二年七个月,按照年息9%按季支付利息,到期后转换成摩根士丹利公司上市交易的普通股股票,转换价格最高不超过参考价格的120%。股权单位全部转换后中投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份将不超过9.9%,成为大摩的第二大股东。

至今处于浮亏状态。

国开行

 

2007年7

 

先是出资30亿美元,获得巴克莱3.1%的股份,为其竞购荷兰银行提供资金支持。2008年7月,在巴克莱新的融资计划中,国开行又斥资1.36亿英镑(约21.1亿元),增持巴克莱股票。至此,国开行在巴克莱银行上的投资达到15.96亿英镑。

尽管最终巴克莱银行竞购荷银失利,但入股巴克莱银行被看作是国开行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的重要一步。可惜股权市值10个多月下跌逾50%。

中行

2008年9月18

和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La Compagnie Financiere Edmond De Rothschild)签署合作协议,将斥资2.363亿欧元(合3.41亿美元)收购这家私人银行20%股权,并成为该行继洛希尔家族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投资变得更加谨慎。

民生银行

 

2008年3

以9500万美元现金收购美国联合银行(UCBH Holdings)4.9%的股份。

整个计划共分三步,全部完成后,民生银行将成为联合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

平安

2007年11

以每股19.05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约占富通4.18%的股权,为此花费18.1亿欧元(当时折合人民币198.62亿元),从而成为富通集团第一大股东。之后,平安仍继续增持富通股份,截至2008年1月22日,持股比例已由4.18%增至4.99%,共约1.1亿股,平安持有该批股份的总对价也随之由当初的18.1亿欧元增至21.1亿欧元(合人民币238.74亿元)。

迄今为止中国金融企业对国际金融企业投资规模第二,亏损第一的交易。

其他行业

阿里巴巴

 

2005年8

正式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包括门户网站、雅虎搜索、即时通讯及拍卖业务等。同时,阿里巴巴将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雅虎作为战略投资者获得阿里巴巴40%的非控股股权(其中35%股权有投票权,5%无投票权)。

本次并购案也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案,但败多胜少。

盛大

 

2004年12

以9170万美元的现金,向韩国网络游戏开发、运营及发行商Actoz Soft公司部分股东收购约29%的股份,从而一举获得该公司控股权。

原来的网络游戏代理商身份“连升三级”。

网通

2002年11

连同新桥资本及软库亚洲基建基金组成的亚洲网通与亚洲环球电讯(Asia Global Crossing)签订了资产收购协议,以大约8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亚洲环球电信公司账面价值约19亿美元的泛亚洲网络资产。

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完整的泛亚洲网络资产,得以迅速进入高增长的亚洲电信市场。

2005年1月

以10亿美元收购香港电讯盈科20%的股份。

 

中移动

 

2005年10

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将采取自愿有条件现金收购要约的方式,以每股4.55港元的价格收购香港华润万众电话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的股份,收购总价值约33.84亿港元。

这是作为中国最大的手机运营商的中国移动境外收购第一案。

2006年6

收购国际传媒巨子默多克旗下星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19.9%的股权,从而成为凤凰卫视第二大股东。

使其用户可以享受更丰富的媒体资源应用与服务。

2006年7

收购卢森堡电信运营商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 SA.

计划因最后一刻谈判破裂而告吹。

2007年1

尽管收购Millicom未能成行,中国移动却与Millicom签订了收购其所持有的巴基斯坦电信运营商巴科泰尔有限公司(Paktel)约89%在外发行股份的协议,中国移动为此支付2.84亿美元。

正式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中粮

2008年7

在中国政府放松对境外农业投资的限制之后,中粮集团看准机会,在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Smithfield Foods Inc.)股价下跌到5年新低时,宣布收购其4.95%的股权或700万股,涉及金额3.5亿美元。

史密斯菲尔德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和供应商。这是中粮集团首次持股海外猪肉加工商,此次收购正值国内肉价不断攀升之际。

中远

2008年11

在海运市场大萧条的背景下,中远集团击败香港和记黄埔,以43亿欧元拿下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Piraeus) 2号、3号码头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该港口将成为中远集团地中海东南部最重要的桥头堡。

由于海运寒流袭来,再加上该港历来经营不善,中远集团此时高价接手,能否扭转乾坤还成疑问。

 

中化

2006年1

下属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以4亿欧元收购法国著名精细化工企业安迪苏集团。

迄今中资在法国工业领域的最大并购案,这一交易也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第一次国际收购活动。

2006年4

以1.5亿美元从全球最大商用炸药生产商澳大利亚Orica公司以及全球最大上市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手里收购了Qenos100%股权。

Qenos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塑料生产商。是与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合作在海外进行收购的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

雅戈尔

2007年11

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服装巨头KELLWOOD公司旗下男装业务部门新马集团。将拥有新马分布于斯里兰卡、菲律宾、中国广东等地的14个生产基地,以年产8000万件男装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男装生产基地。

迄今为止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

此文刊于三联《竞争力》2009年第3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