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雅戈尔风光不再无奈回归主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0日 11:59  中国财经报

  本报记者 张瑶瑶

  雅戈尔在地产和股权投资方面获得巨大收益,曾在中国服装界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学“雅”运动。然而,当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副业经营思路逐渐演绎成雅戈尔资金困局的时候,事实告诉我们——一夜暴富的梦想并不是稳健经营一家企业应有的思路,至少不是最好的。

  风光不再

  国内某知名服装品牌企业的老总,在谈及学习雅戈尔进军资本市场的情况时,坚持说其在资本市场投资方面仍有着良好的收益。而此时,雅戈尔已经开始大举减持中信证券,其董事长李如成也在辞去了中信证券董事职务后坦承:“2008年的投资确实有失误,我们需要反思。”

  有消息称,雅戈尔的下一步计划是减持海通证券

  2008年12月2日,雅戈尔公告称审议通过“聘请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作为雅戈尔资产投资咨询顾问机构”的议案,以实现资产增值保值。

  雅戈尔——这家以服装生产者的身份介入公众视野的公司,于2000年前后开始涉足地产业,幸运的是,它赶上了我国地产业的黄金发展时期,所获颇丰。但金融危机的突然来袭,使其房地产业务缩水严重,股权投资浮亏金额巨大,以致这家一度将服装、地产、股权投资作为其 “三驾马车”的公司,昔日锋芒不再。

  两种命运

  相对于雅戈尔的同城兄弟公司杉杉集团的实业投资来说,雅戈尔的地产和股权投资更具有投机的味道。

  2008年,雅戈尔200多亿元的资产缩水100亿元。来自杉杉2008年前三季度的财报显示,杉杉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49%,这主要得益于锂电池材料业务的大幅增长。

  一个企业为自己寻求不同的业务支撑点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投资可以缺乏对风险的控制。

  目前,雅戈尔已经采取收缩战略,强调利用资本杠杆,以实现产业和资本的结合。

  杉杉则风光无限,服装和电池材料已经发展成为其两大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经营,如今杉杉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

  回归主业

  和雅戈尔一样,服装界的巨头进行副业创收者不在少数,如阳光做大新能源、蓝豹进入零售业……许多服装企业在副业上的收益都超过了其在服装主业上的收入。如2007年,雅戈尔衬衫与西服的销售收入是21.32亿元,而房地产收入则达到21.85亿元。在5年前,这两项数字还分别为13亿元和5亿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服装界巨头之所以将投资转向其他行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服装业的收益成长空间有限。金融危机前,雅戈尔服装实体产业和地产投资形成互补的格局,为雅戈尔的股权运作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在此之后,雅戈尔的股权投资缩水严重,其相关地产投资的动工也一再推后。

  雅戈尔的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普遍强调,雅戈尔目前不存在资金问题。但是,难以掩盖的事实是,雅戈尔在资本市场投资亏损严重。

  2007年年底,雅戈尔在初尝资本市场投资的“苦果”之后,在服装业上相继有几次大的并购,这对提升雅戈尔品牌影响力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媒体将此举称为雅戈尔对其主业的回归。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