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昂
近日,《山东省炼化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出台,整合21家地炼企业成了《意见》的核心内容。
山东拥有着全国最多的地方炼油企业,但却一直受到石油垄断体制的束缚和大企业的挤压,始终挣扎在亏损和停产的边缘。联合重组似乎势在必行。不过,有部分地炼企业的股东却表示,只有作为整合平台的公司获得了原油采购权和成品油的销售权,地炼企业才有“油源换股权”的动力。否则,即使强行整合也无法改变眼前困局。
这就陷入了一个无法开解的悖论中:若没有企业的整合,分散的地炼根本无法形成足够的话语权,但另一边,没有给出承诺,这些地炼企业却不愿整合。
虽然有这个《意见》的出台,但是这个矛盾不解决,山东这个存在了很多年的问题并不容易解决。
二次联合
3月4日,山东省经贸委公布了《山东省炼化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意见》,山东“将以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载体,整合省内地方炼油企业,组建山东省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山东在全国地炼企业数量最多、产能最大,自1999年国家清理整顿结束后,山东省保留下来的地方炼油企业共有21家。经过十年发展,获得国家原油计划指标的21家企业产能成倍扩张,而且山东还出现了数十家计划外的地炼工厂。截至2008年底,山东地炼全行业就业职工3万多人,总资产约400亿元,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500万吨/年。
“《意见》是由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草拟,最终能否促成地炼企业大整合还要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山东省经贸委技术改造处的官员告诉记者,一旦山东地炼实现整合,将是一支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忽视的力量。
事实上,如果《意见》得以通过,这将是山东地炼的第二次联手。此次将作为整合平台的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当时,这家公司就是由21家保留下来的地炼企业自愿平均参股组建而成。公司职能主要是加强横向联合,提高地方炼油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
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石油垄断体制所限,地炼企业始终没有在原油采购权和成品油分销权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对山东地炼的原油计划指标十年中竟没有丝毫增长。地方炼厂只能通过代管计划指标发放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获得不足产能三成的原油,成品油也不得不卖给中石化。天然的竞争关系,使得十年来双方的矛盾冲突不绝于耳。
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一位相关人士,正在酝酿的重组方案将把21家地炼更为紧密的整合在一起。同时,也希望能把数十家不在国家原油计划内的地炼企业考虑在内。只有联合才可能提高与中央、国内石油巨头博弈的话语权。
根据《意见》,山东地炼实现大整合后,将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山东省原油计划指标,争取每年1000万吨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以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基础,建立成品油销售网络,把地炼成品油直接供应民营加油站。争取三年内形成辐射全省地炼企业的输油管网构架,年输送能力4500万吨,改变原油、成品油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
整合之难
在石油版图上,山东省一直是中石化的势力范围。但中石化在山东的石油加工能力只有两千万吨,地炼产能总和却高达4500万吨。山东地炼原来均属地方国有企业,如今地炼企业的股权结构已经较为复杂。
到2008年,中国化工集团总公司在山东控股了济南石化集团、济南长城炼油厂、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地方炼厂,中海油也控股了中海石化和山东海化有限公司。
“山东地炼股权的复杂性势必加大未来整合的难度,尤其还有一些是央企控股。”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一位相关人士说。
事实上,2008年以来,地炼经历了石油价格倒挂、经济危机、两大石油集团竞相压价等一系列的严峻考验。
东明石化是山东最大的地炼企业之一,如今设备开工率仅有3成,维持在最低的运营状态。据东明石化的一位副总经理介绍,国内石油巨头拥有开采、炼化和成品油零售三大产业链条。为了遏制地炼企业,石油巨头一再压低处于中间链条的炼化价格。目前中石化、中石油成品油出厂价已压到5400元/吨,地炼企业根本无利可图,而石油巨头的利润却可转移到零售环节上兑现。
目前山东地炼开工率普遍不足20%,成品油销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了六七成。山东地炼企业正处于历史上经营最为惨淡的时期。整合似乎势在必行。
不过,地炼企业中对于整合也有不同的声音。东营一位规模较大的地炼企业董事长认为,山东省炼化工业振兴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整合,而在于是否能突破国家现有的垄断石油体制。如若无法化解原油来源瓶颈,无法解决成品油自主销售的障碍,即使实现整合也无法改变现有的困局。
东明石化的一位副总指出,每个地炼企业都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有的单体资产规模已经高达数十亿,自身的管理、运营都已较为完善。即使整合在一起也远远无法与中石化总量相比,反而不如发挥地方炼厂机制灵活的特点。
中国加油站网首席分析师李昱指出,炼化本身应该是一个以规模发挥效益的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但山东数十家地炼企业分散在各个地区,真正做到产业的整合难度很大。
相关专题: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