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煤炭价格仍有下行压力 电企海外寻煤影响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 05:0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全国市场交易煤平均价格及同比增长状况。数据来源:煤炭市场网 上海证券研究所

  

秦皇岛港部分煤种价格趋势图。数据来源: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上海证券 严浩军

  经济的复苏带动能源需求恢复尚需时日,而且受即将开始的需求淡季影响,煤炭行业的运行环境仍较困难,煤价仍有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煤价低位震荡

  今年1月,全国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滑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为2476.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30%;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滑12.88%,其中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的用电量同比大幅下滑。而由于今年来水较好,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上升幅度较大,达到了27.90%,而火电发电量同比下滑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达到了16.70%,也高于上个月的12.40%。

  由于下游需求仍未回暖,煤炭价格在当前的位置出现震荡盘整的格局。2009年2月份,全国市场交易煤平均价格与上月相比只有小幅上扬,达到609.81元/吨,而1月份这一价格为604.97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幅为12.56%,与1月份18.45%的同比增幅相比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目前国际能源价格仍然没有回升迹象。国际油价在40美元附近已经波动了相当长的时间,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价格更是持续回落。2月26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价格已经回落到69.50美元/吨,创出2008年以来的新低。而作为国内煤炭市场风向标的秦皇岛港大同优混的平仓价3月2日为592.5元/吨,逼近去年的最低水平,山西优混的平仓价3月2日达到557.50元/吨,并仍有进一步回落的趋势。

  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逐渐转暖,以及水电出力的不断增加,从3月份开始,煤炭消费即将进入传统淡季,再加上政府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效果显现仍需时日,我国煤炭市场的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国有重点煤矿产销增幅分化

  1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共计完成15810万吨,同比下降11%,环比持续下滑。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11231万吨,同比增长12%,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4579万吨,同比增长-40.8%。

  1月份,全国商品煤销售15247万吨,比上月减少7072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销售10100万吨,同比增幅仅为1%,比上月减少367万吨。从直供电网煤炭库存变化情况来看,高库存状况有所缓解,从去年11月最高的5164万吨下降到1月份的3640万吨,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近1倍的增幅。考虑到火电机组近期一直开工不足,煤炭市场何时好转仍很难确定。

  电企海外寻煤实质影响不大

  由于去年年底的电煤谈判无果而终,六大电力企业开始采购国外的煤炭资源,我们认为这给煤炭行业带来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煤炭进口累计4040万吨,相较于全国27.16亿吨的煤炭产量来说,所占比例微不足道。在目前煤电双方互不妥协的情况下,六大电企进行海外采购更多的是对国内的煤炭企业施加心理压力以利于谈判。

  中国目前的煤炭进口主要来自印尼和越南,2008年分别达到了1119万吨和1691万吨,其次是蒙古、澳大利亚和朝鲜,这几个国家分别只有200-400万吨左右,因为运输的原因,进口煤的主要消费地在广东、广西和福建一带,如果再往北方或内地运输,则与国内煤炭相比缺乏经济性。而且这几个国家能供应给我国的煤炭总量也根本无法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因此,我们认为六大电企从海外进行煤炭采购很难对国内的煤炭市场产生实质影响。

  关注资产收购题材

  经过近期的快速下跌,目前国内煤炭行业2008-2009年度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已全部在10倍以下。我们认为国内煤炭价格尽管仍有下行压力,但回落的空间已不大,而且煤炭上市公司的分红比率也较高,行业仍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同时,考虑到经济的复苏带动能源的需求恢复尚需时日,今年的煤炭均价很难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受即将开始的煤炭需求淡季影响,行业的运行环境仍不乐观,因此我们给予行业投资评级为“中性”。

  我们认为,后市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收购母公司资产较为明确的公司,这主要是考虑到未来煤价大幅上升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对于那些有着明确的资产收购预期的公司如盘江股份恒源煤电等,其产能和业绩提升都有一定的保障,而且这种外延式的扩张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即将开征的资源税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相关专题:

    2009煤炭订货会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