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勤:中国抄底大型油气公司可能性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 21:33  《财经网》

  尽管频传收购海外中小油气公司消息,但国际大型油气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中国企业并无太多并购机会

  近半年来,中国国有石油公司频频对海外上市的中小油气公司发起收购,但德勤中国能源与资源行业负责人卢娅认为,金融危机对BP、壳牌等国际大型油气公司的影响有限,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在2009年施展大手笔并购的可能性不大。

  2月24日,卢娅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金融危机与油价低迷,海外油气企业的市值有所降低,但是,这并不是中国能源并购的决定性因素。“中国能源并购很少按价格来,之前能买的已经买了,贵也会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目前的能源并购机会主要是来自于竞购对手的实力相对下降,以及并购更容易得到油气资源国政府的批准。

  “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中国确实是需要资源,而不是想控制资源。”卢娅说。

  但她认为,目前呈现在中国油气企业面前的“大便宜”十分有限。世界超过80%的油气资源掌控在中东等国家的国有石油公司手中,这些公司大多比较封闭,接受外资的可能性不大。而类似BP、壳牌等国际油气企业,虽然市值有所下降,但基本吻合经济大势,并未出现破产清算威胁,所以中国国有石油公司的并购机会并不多。

  卢娅指出,真正受到信贷危机和油价重创的,是那些在欧美注册或上市,在中亚、非洲或中东地区握有勘探开采权的中小型独立油气公司,近一两年来其市值几近“腰斩”。近几个月陆续传出的并购消息也大多属于此类。

  但是,这些中小型独立公司的资源往往分散于世界各地,贡献不大却很牵扯精力。因此,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巨头的吸引力并不大。“他们知道,海外经营成本有压力,政治因素也要考虑。中国油气公司的海外资产多在动荡、欠发达地区,而且海上运输成本也很高。”

  卢娅说,经过十多年的海外投资实践,中国三大国有油气公司在并购问题上已经相当成熟。“通过摸索,他们已经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自己。”

  卢娅认为,抓住并购时机固然重要,但中国的能源企业也需要理性收购,要在做出决定前综合考虑整合目标、外汇变动、退出机制等各种因素。■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本文为《财经网》授权新浪财经中心(财经、科技频道)转载,并未授权新浪网合作伙伴转载,如新浪网合作伙伴擅自转载构成侵权,责任自负。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