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逐鹿3000亿水务设备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 22:33  《中国投资》

  文/本刊记者 秦凤华

  “十一五”期间,中国在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排水、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水务行业的巨大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水务设备的市场需求。

  虽然全国用水总量(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增长缓慢,但全国生活用水量近10年(1997-2007)年均增长3.94%。近10年来,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增长率每年保持在10%以上,且平均增长率为18.96%,2005年污水处理厂总数792座,2006年污水处理厂总数为815座,近10年的平均增长率是10.53%。

  污水处理设备产业链正在延长,污泥设备将成为市场热点。净水、雨水回用和污水回用设备也是三五年内快速增长的领域。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城市环境发展部高级市政与环境工程师樊明远告诉《中国投资》:“水务设备投资占整体投资的20%-30%。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设备投资要占到40%以上”。以此推算,“十一五”期间中国水务设备市场价值超过3000亿元。

  在这个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但一直远离公众视野的领域,一场争夺巨大利益的激烈角逐早已开始。

  中国水网每年都会针对全国范围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企业、工程公司等设备用户,开展“水务设备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在曝气机、泵、阀门、格栅等方面,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要高于国外设备制造商,但可靠性、用户满意度远远落后。“从用户反馈看,国际品牌在水务设备领域的知名度和口碑占有优势”,中国水网总经理张丽珍告诉《中国投资》。

  外资垒起两道门槛

  在污水处理领域,外资水务设备商进入有两个高峰期。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买方信贷刚刚出现,国内很多污水处理厂需要引进设备,购买了大量国外设备。

  第二阶段,以2002年威立雅投资2.66亿欧元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为标志,一些外国水务运营商陆续进入中国城市进行水务经营,国外水务设备供货比例也大幅增加。

  国产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时产品的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水平很低,定型产品较少;90年代后,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对主要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城市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和与之配套的通用设备的生产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国外水务设备厂商在渗透和打开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逐渐垒起资金和技术两道门槛。“外资品牌的进入,大多伴随着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以及外国水务投资”,樊明远说。

  很多外国政府贷款和赠款项目一开始就要求采购其本国设备,以此作为贷款的附加条件。樊明远曾经亲身参与实施德国政府贷款项目,德方要求80%的设备必须是德国企业生产的。即使采取招投标形式,也是德国政府派出代理商,对德国产品进行招标采购。

  随着威立雅、苏伊士、泰晤士、中法水务等外国水务投资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国际水务设备厂商也大举进入。

  1994年KSB进入中国并且与上海电气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之后成立了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KSB大连阀业有限公司、上海凯士比阀业有限公司等4家分公司。如今在中国,KSB已成为产品范围最广、技术水平最高的泵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已在中国上海苏州河治理工程、北京第九水厂、南水北调等各著名工程项目中应用。

  特别是曾被德国西门子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同样通过与上海电气合资组建工厂,实现了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的国产化。此外,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还与湖北民源电力实业公司、湖北丰华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合资公司,主要生产电力变压器。

  在阀门生产领域,美国沃茨工业集团与原天津市塘沽阀门厂于1994年8月合资兴建了天津塘沽瓦特斯阀门有限公司,将美国沃茨工业集团的阀门生产引入中国,其产品已成为国内阀门领域的知名品牌。

  “洋水务”更青睐“洋品牌”。他们在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时实施更为先进和复杂的处理工艺,这些工艺在发达国家已有成熟设备与之配套,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比较高。而国内设备生产商无法满足其设计要求。“国外水务公司在选择设备时更看重运行效率”,樊明远说。

  在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北京、青岛等地随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改造,为国际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外资设备制造商凭借“绿色”“科技”的先进技术赢得大量奥运场馆定单,ITT、GE就凭借高质泵和水处理工艺赢得了顺义奥林匹克公园激流赛道以及“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水务合同。

  在奥运会光环的笼罩下,外资水务设备进一步掌握了未来竞争中的主动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