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涂露芳) 为期一周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日前闭幕,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五大电企与煤炭企业的价格谈判最终破裂,未签下一笔电煤合同。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统计,订货会签下的合同量仅为4亿吨,在明年煤炭跨区域调运计划总量中的比重不足50%。
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原本希望大型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对下一年的煤炭产运需情况进行衔接,并根据定价合同汇总及时安排铁路运力计划,但屡屡出现煤电双方价格博弈而谈崩的局面。
中电投内部人士透露,订货会最后一天,其它四大发电集团的代表早已打道回府,价格诉求的巨大悬殊让电企放弃了达成妥协的可能。“还是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煤价的走势,再慢慢谈也来得及。”
统计显示,目前五大发电集团还拥有高达5000万吨的电煤库存,足够应对1个多月的发电用煤需求。另据了解,往年订货会上,煤炭合同即使签订,供需方也未必按照签订的价格执行,这是电企谈判积极性下降的原因之一。今年上半年煤价暴涨,一些在2008年煤炭订货会上签了约的煤企中途变卦,将合同电煤提价,只有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严格执行了合同价。因此,面对今年的亏损,一些电企认为煤企违约涨价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即便市场煤、合同煤价格并轨,煤炭价格完成市场化跨越,电价的政府管控仍会延续煤电价格的深刻矛盾。针对市场需求减弱背景下煤电企业共同面对的经营困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此前强调:“煤电联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困难条件下的盈利能力。”
煤价低时电厂效益好,煤价高时煤矿效益好,如果以资本为纽带实现真正的煤电一体化,将大大提高煤电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如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目前拥有的发电装机容量也超过1600万千瓦。业界专家甚至建议,电力企业可以在当前煤炭行业大规模重组期间收购一批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