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掘金全球第一难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23:43  《环球财经》杂志

  □ 本刊记者 高韬/文

  1995年,澳大利亚人杰克·科林(Jake Klein)第一次来到中国。通过对中国矿业市场的了解,他得知:这一年,外资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淘金潮”,但由于不熟悉中国的投资环境,大部分公司铩羽而归。从中央到地方,中国不愿意将正在开采的金矿与外资合作。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公司——加拿大巴利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总裁到贵州省一个县,等了5天项目也没有签成,干脆撤出中国。国外勘查公司不断撤出中国,从1997年鼎盛时期的五十余家,剧减到2001年的十余家。

  攻克世界第一难矿

  澳华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1862.HK),正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公司。13年后,当年风尘仆仆来到中国的年轻人科林,如今成为了这家国际知名公司的CEO。在杰克·科林的领导下,公司成功勘探出了几个大金矿,一举成为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新兴力量。

  锦丰金矿,原称烂泥沟金矿。虽身处贵州的大山深处,但在采矿业内却声名远扬。因为这是一个有着超级难度的矿,不仅难倒了国内的勘探者,也几乎将所有的国际矿业大佬挡在门外。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烂泥沟就被人关注过,当时贵州省地矿局在黔西南地区进行原生金矿勘查,初步探查出此地区资源量占全国难选冶原生金矿总量的80%。

  1978年,贵州省地矿局正式确认烂泥沟为特大型金矿。不过由于难以在选冶技术上获得突破,烂泥沟金矿迟迟无法得到开发。

  澳华锦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奠民对此有着深刻的印象,他说:“当时矿石品位比较低,选冶难度比较大。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际上有很多大的矿业公司,美国的FMC,美国的Newmont,还有澳大利亚的BHP都先后尝试过开发这个资源,对这个矿井进行过研究,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都没进行开发。”

  连三大巨头都无可奈何,在业内看来,偏安贵州一角的锦丰金矿,差不多可视为“世界第一难矿”。

  其实这样的难矿,十几年前却遭遇过疯狂的开采。1992年,烂泥沟矿被勘查出60多吨的黄金储量,一举惊动业界。随之蜂拥而来的是,疯狂的淘金者。

  人们开始开发氧化矿,也就是露天矿。当年在烂泥沟开发金矿的有20多家小企业,这些人有地质系统的,有省里的,还有一些私人淘金者,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挖金子,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地方深受其害,1995年贵州省政府下定决心治理矿山,尤其是将地质队的小矿关停掉以后,烂泥沟才恢复了一段时间的平静。1998年,烂泥沟金矿招商引资。

  “事实上,是容易开采的露天矿被挖完了,当时国内没有技术再继续下去了。”知情人士透露。

  1999年,澳华黄金前身中国矿业国际有限公司,与当时负责烂泥沟金矿招商引资公司的贵州省政府有了接触,最终成为了开采烂泥沟金矿的外资合作伙伴。

  2002年6月,澳华正式进驻烂泥沟金矿,2002年12月4日开始验证勘探和钻探。到2003年底时,共投资850万美元,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3年,澳华黄金开始了锦丰金矿的地下开采工作。2004年6月,由澳华投资12670万美元完成资源补充勘探、矿山剥离、矿山建设,这在当时是中国黄金矿业界最大的一个外商投资项目,锦丰金矿也成为国内鲜有的超过百吨的大型金矿之一。

  锦丰大型金矿,属于微细浸染型难选冶金矿,资源丰富但品位低、难选冶。一种形象的说法是,“这里的金子像胡椒面一样撒在矿石中,用肉眼乃至高倍显微镜都看不见。”

  原生矿在自然条件下的氧化,需要上百万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守着数百吨“极难选冶大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如何“点石成金”?这是开发金矿必须破解的难题。

  2007年,澳华人攻克了这一难题。

  当时澳华采用了在中国尚属空白的微生物细菌预氧化工艺。“我们采用的就是生物氧化技术,工艺流程与紫金类似,只不过,氧化过程中我们加入的是一种特殊培育的细菌,靠它们来破坏金子外面的有机包裹物。”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约翰·埃尔凇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