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地王”频出到流拍退地
8月中旬,一则短短的消息为本不平静的楼市再掀波澜。江苏苏宁环球集团下属的南京苏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宣布,其于去年8月拍得的总价44.04亿元、楼板价6.69万元/平方米的全国最贵“单价地王”,因地铁施工迟迟无法交付,已与相关方面解除原土地出让合同,已支付的土地出让款全额退还。
2008年以来,由于银行信贷紧缩,购房者持续观望、销售变冷,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导致直观反映市场信心的土地拍卖遇冷,底价成交、流拍乃至“退地”的现象普遍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豪赌式扩张走向终结。来自国土资源部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有接近50%都是以底价成交收场,更有10%左右的土地遭遇流标流拍。还有一些房地产公司则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变相退地。
土地市场急剧降温,导致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广州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约为60亿元,而去年全年这项收入高达207亿元;深圳市已将今年的国土资金收入预期从去年的215.6亿元大幅降低到154.33亿元,下降28%;厦门调低土地出让收入预算至177亿元,为2007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的66%,但实际情况更糟,上半年全市商住用地出让成交率约55%,近半流拍,全市共出让土地(商住)11幅,总成交金额不足40亿元。
断言楼市回暖言之尚早
错过了“金九银十”的楼市,却在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下,迎来了11月的普遍反弹行情。北京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北京当月期房签约总量12735套,日均签约439套,环比10月上涨64%;深圳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新房签约量大幅攀升,一手住宅总成交6435套,日均成交215套,成交面积59.2万平方米,环比10月份,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分别激升约85%和74%,创今年以来新高。
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仅凭一个月的成交反弹就说楼市已经“回暖”,言之过早。“要判断市场发展趋势是回暖或转冷,至少要出现一个季度的持续的方向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