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务院房地产二轮政策暂告救市段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 03:3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政府救市,没救开发商”

   “救市!救市!”深陷在行业深度低迷的泥沼中,这个声音几乎成了房地产行业的最强音。

   1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放宽二套自住房贷款限制,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等等,这属于政府今年推出的第二轮房地产救市政策。

   “保障性住房、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救市非救商,是这次国务院新政策的核心思想,而政策面向的人群主要是保障性群体、商品房消费者和开发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局局长程秀生指出,此轮房地产救市政策出台后,该行业的优惠政策将暂告一段落。

  政策倾向中小型消费

   在国务院新出台的政策中,头一条是3年解决750万户家庭住房难的问题。中央除了继续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投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中西部地区补助标准。还将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将本地区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等建设。

   “政策主要是要鼓励和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的住房消费,除了二套房贷的门打开了,更大的亮点是,原来个人购房超5年转让免营业税缩减为了2年,这在鼓励中小户型消费的同时,鼓励二手房市场的流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我爱我家等多家中介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二手房成交总量预计7万套,相比2007年的8.9万套大幅下挫21%。数据显示,从2007年11月开始,北京二手房交易量直线下滑,到今年2月,成交量仅为2115套;而按照惯例本应是交易旺季的7、8、9三个月,也因浓厚的观望情绪加上奥运会等因素锐减。其中,8月的成交量仅为3280套,成为仅次于2月的年中第二低谷。

   10月以后,虽然受几次降息及契税减免等政策的影响成交量有所上涨,但依然难敌全年的颓势,月均成交量不足6000套。预计今年总成交量难破7万套,创4年来历史最低。

   根据计算,按照新的营业税征收办法,原来购房不满5年的二手房的消费者最多能节约5.5%的成本。

    “普通商品房消费,是此次政策鼓励的一个主要方面,营业税征收新办法,给消费者购买二手房提供了更加优惠的选择空间,必将有力刺激二手房消费的回暖。”程秀生说。

  期待值落空

   政府除了出台有关房地产行业最为关心的刺激房屋消费的政策外,还出台了提供贷款支持、取消城市房地产税等直接关系开发商的政策。

   政策表示将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促进商品住房销售;支持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特别是在建项目的信贷支持,对有实力、有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融资和相关金融服务;按照法定程序取消城市房地产税。

   “对于开发商,政策肯定是利好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的着力点,并非在救开发商,而是在救市,因此,国家虽然表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但倾向性很强、重点突出。”程秀生说。

   王珏林指出,从资金支持方面,政策主要支持理性开发、不囤地不囤房、诚信经营的开发商,同时重点支持房地产企业在建工程,重点解决房屋在建工程资金方面的困难,从而避免了在各大城市出现更多的烂尾楼。

  “救市暂告一段”

   据记者从电力、煤炭和钢铁等行业各大企业了解到,诸多行业纷纷认同,房地产行业的一落千丈,是目前国内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相关联行业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

   “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在建项目锐减,导致钢铁、建材等行业能源消耗量突然间大幅下降,再间接影响到电力行业今年下半年之后的用电量,突然从供不应求的形势逆转至供大于求,并越来越严重。”一位电力企业高层向记者透露,政府相关部门在综合各个行业的衰退因素后,最先拯救房地产行业,应该也基于这个原因。

   但程秀生认为,政府在连续出台了两轮房地产救市政策后,下一步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将会根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拟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至此,政府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救市政策应该暂告一段落。

   “拉动内需不能只靠拉动某一个行业,房地产行业,政府已经出台了多个刺激需求的救市政策,尤其是不断降低了房贷利率和调整了几种税收政策。下一步,政府如继续拉动内需的话,应该会把资金和优惠政策转移到家电、小商品等家庭日常消费品行业。”程秀生说。

   程秀生认为,目前的房地产救市政策,政府会等待市场逐步消化后观察效果,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调整。

   “从房地产救市政策的频繁出台来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滞后市场正在逐步改善,而阶段性、局部性的调控政策则越来越集中。”程秀生说。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